这归根结底是体制的问题,为什么建一个附属公寓不划算。或者甚至是两个或更多。
立法对房东不利。如果租客不交租金或者故意破坏房屋,作为房东我几乎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权利,而这些权利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威胁到我的生计。房东需要一年时间才能通过诉讼让租客搬出,还要预先支付数千欧元的驱逐费用,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发生的。
结算、规定等都不让出租变得更有吸引力。
如果配合税收优惠和对房东更友善的立法,创造住房会更容易一些。
立即终止租赁关系对租客来说不过是耸耸肩的小动作。
在西班牙,如果房屋被破坏且损失未赔偿,肇事者会被判入狱。拖欠租金被视为诈骗。在这里虽然也有租金欺诈,但只要支付一部分租金就可以规避。
有可能有人搬进你家,一年都不交一分钱租金。可以理解为什么房子和公寓会空置。
但这一切都会发展变化。目前在红绿联盟治下的柏林,人们宁愿讨论没收大型房企的财产,也不愿创造住房建设的激励。新的业余采暖法还进一步阻碍了建设。
经济学家施尼策提倡每年吸纳150万技术移民。我不知道他们都住哪里?
他们是否真的愿意来这里。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或者更确切地说,不再是了。
在东德七十年代还曾通过住房建设计划。虽然大多数是有集中供暖的板房。
那时已经领先时代。哈贝克会为此感到骄傲,但1989年时东德的住房问题基本解决。
1973年东德发布了住房建设计划,到1989年建设了300万套住房,人口只有1600万。我一直相信东德在那个时代领先几十年。
当时已经有集中供暖网络,公共交通电气化,铁路和公交全面协调,城市里早有绿色波段和交通控制,独栋住宅建设受规管,私人交通也有限制,汽车稀少,高速公路空旷。只有四分之一的东德人拥有私家车。
那时候,我们多么进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