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成本目前正飙升

  • Erstellt am 2021-04-23 10:46:58

ypg

2022-12-22 09:47:43
  • #1

正如你所看到的,我也写出了缺点。当然,对许多人来说这可能不合适。
但因此我们才能在这里获取信息。
坚持捍卫自己的立场和向别人提供信息是有区别的。
当有人因为无知在这里散布不实信息时,这才会成为问题。
 

Tolentino

2022-12-22 09:52:49
  • #2

那就是说,放弃继承是一种为生前错误赎罪的方式?我以前没听过,但这也可以是一种态度。


我没写过这么的话,请不要把我说的话曲解。我只是说我不想遗留任何遗产。
我认为我死后,孩子们可以独立生活,不需要任何补偿。同时,我会尽量让他们少操心护理、遗产执行和丧葬的事情。作为一个已经处理过这些的人,我知道没人愿意做这些事,不管他们可能会通过遗产得到多少补偿。



我之前的发言主要是针对有人说不能在租赁土地上建房,也不能继承这种说法。土地租赁(Erbpacht)并非如此。
 

AllThumbs

2022-12-22 09:53:34
  • #3
长期租赁难道不必然最终导致维修滞后吗?一旦传给下一代,人们会考虑,基于剩余的年限,投资XY是否还有意义,是不是?
 

Tolentino

2022-12-22 09:57:18
  • #4

心理上可能是这样,我不知道,我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
但正如所说,仅仅因为地役权合同到期,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必须立即归还。
房屋必须得到赔偿,因此出让方往往不愿意这么做。然后地役权合同就只是一个合同。也就是说,双方可以约定其他的回归条件。
三分之二是法律规定的最低金额。
 

mayglow

2022-12-22 10:37:20
  • #5
从理论上讲,我也能想象一种“新的”地役权合同,大约持续80到90年。但我必须说,当我们在寻找房子的时候,有时看到的房子合同只剩下大约25年或更短时间,这对我们来说就有点“嗯,不,我觉得还是算了”。所以,我们甚至没有再询问地役权合同结束时通常会发生什么,或者具体的规定是什么(嗯,是的,我们也带着偏见放弃了,我承认)。但我想我们并不是唯一这样的人。

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一些情况,比如合同到期后租金大幅上涨(这部分原因是因为90年老合同之前的租金非常低——但如果突然涨了十倍,即使预算中有缓冲,也可能准备不足),还有租约没有续签的情况,因为出让方想要以其他方式使用土地。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同存在的意义。从社会整体来看,这也不一定是错的……比如有些城市也曾考虑更多采用地役权合同,以便多年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讨论土地的重新利用,避免所有市中心土地都变成私有土地(届时可能还需高价回购)。但对个人而言,在地役权到期或临近到期时,拥有房子的人无疑面临不确定性。至于最终需要支付多少赔偿金,我实际上并不清楚,但这是我自己吸取的经验教训(对我个人来说也减轻了这个问题的压力)。

关于“投资积压”,我也能理解。我的父母一直在他们的房子里投入很多,但近一两年来一直在讨论是否会有铁路修建经过他们家附近。现在又有了新的线路规划,但他们心里还是有顾虑。这样一想,就会多考虑几次是否要在屋顶安装光伏设备,尽管实际上到铁路公司开始收购土地还需要几年时间。房屋相关的投资通常是几十年后才能经济上回本(生态效益则明显会更早体现),我猜测很多投资最终可能还是不会进行。就像前几页提到的那位朋友说的,十年租来的房子花在花园上的投资甚至不及自住房子一年,即使她本来也有权这么做。总的来说,这当然因人而异,但我也能想象在地役权土地上,有些人在心里会有这样的顾虑,尤其是当合同不再是90年,而是剩下一半或四分之一的时候……
 

mayglow

2022-12-22 10:55:06
  • #6
那大概就是我的问题:你们能想象以没有大幅折扣的价格买一栋剩余合同期限为15年的房子吗?10年?5年?1年?我的意思是,也许那样的话已经不是你们有生之年的事了,所以“无所谓”。但当我们自己在找房子的时候,确实遇到过这种情况并且问过自己,我们的个人答案是“不”。(如果租赁权没有续期,我能拿到房屋价值的2/3,那当然很好……但如果我只拥有这房子5年,那么我可能还背负着比卖价更高的剩余债务?)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