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成本目前正飙升

  • Erstellt am 2021-04-23 10:46:58

WilderSueden

2023-01-05 15:23:37
  • #1
请稍微跳出常规思维。这毕竟是与购房贷款不同的类别。比如说,Erna奶奶(80岁)获得一笔10年期、利率3%的10万助贷,用于能源改造。只付利息,不还本金,贷款由继承人偿还。每月250欧元,其中大部分应该能通过降低的采暖费用来抵消。
这种方案是社会友好、廉价的,能够在现有建筑中实现节能。那些负担不起剩余几欧元的人,只能卖掉房产,用卖房款租房。国家无法为所有人提供不消耗资本的奢侈生活。
为了明确我的意思:那些靠资产(比如证券组合)生活的人,一般都会规划资本消耗式提款。这样通常能达到3-4%的安全提款率,不过具体数字并不重要。无负债继承自用房产意味着没有资本消耗。这是一种奢侈,会极大提高所需资本量。能做到的当然好,但帮助继承人获得无债、已改造的房产不应该是国家的责任。
 

Wo1z3rl

2023-01-05 15:36:38
  • #2
我的奶奶Erna(83岁)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来修缮她那古老的房产,但她不想这么做。在她看来,她住在一个梦幻般的豪华住宅里,有自来(热)水、(油)中央供暖、房子里的厕所、洗衣机和干衣机、电炉和烤箱、密封的窗户和卷帘。像60年代那种呕吐绿色的陶瓷马桶现在根本没有了,她的窗户当时在80年代非常贵且质量很好,几乎一点问题都没有!更何况她很快就会死了,还用得着花钱吗。
不过从另一种角度看,我的奶奶Erna小时候是在街尾的洗屋、院子里的旱厕、没有电灯、没有中央供暖、家家只有一个房间的环境中长大的,从那个角度看这一切都是奢侈的……

20年前我们曾想在她60年代的厨房里装一个新的洗手池,但它一直闲置在地下室,因为那里根本不需要新的东西……
 

se_na_23

2023-01-05 15:58:02
  • #3
告诉你80岁的奶奶让她卖掉房子,搬进养老院或租房……你还没说完这句话,她就已经被剥夺继承权了。
 

chand1986

2023-01-05 15:58:53
  • #4
我必须短暂插入关于退休金的话题:国家委托德国养老保险机构发放实际上应由国家承担的社会福利。因此,养老保险机构会获得一笔来自税收的联邦补贴。

补贴一直小于支出。明确的结论是:

法定退休金并不是由国家用税收资金补贴,而是被国家部分挖用和转移。

现在说说代际契约:
这个理念是,将国民经济的生产力部分重新分配给该国的老人。只要生产力增长强于人口结构恶化,数学上就不存在问题。
数学上!因为现实中,该系统建立之初,工资增长与生产力增长同步。因此,工资作为养老金的基础是足够的。
但这一步步被削弱,因此才会出现人口结构带来的问题。

私人资本积累型养老:
我想提醒的是,一年的养老金总是取自该年产生的收益,无论是国家的还是私人的养老金。资本并不是存放在那里等需要时才用,而是其收益用来支付领取养老金的人。它只是一个基于产权而非国家主权的再分配系统。这难道就是好处?因为可以“出售”你的‘养老金权利’?
养老金必须始终来自于当期收益,否则还能来自哪里?这个简单的真理,一旦细致推敲,会颠覆许多固有观念。
 

Winniefred

2023-01-05 16:00:41
  • #5
作为一位老房主,我已经很高兴如果能找到工匠了。我从九月份开始寻找工匠来实施我们的翻修工程。现在是一月,我一点进展都没有。唉,结构工程师下周会来。就这样。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拿到一份报价。只进行过一次现场预约。除此之外呢?真是让人抓狂。我原以为,如果我九月份开始,到第二年夏天肯定能找到工匠……我们还想继续,比如给地下室做隔热,安装太阳能热利用以减少燃气消耗。但根本不可能,没有机会。规模也大,我们自己做不了。大家都疯狂地在翻修、做隔热和安装热泵,根本找不到人。经过几个月的无果寻找,我几乎想放弃地下层的翻修和太阳能热利用。那就保持原样吧。我也无能为力。我们甚至还没开始,我已经快没耐心了。
 

Tolentino

2023-01-05 18:08:41
  • #6

所以我不能完全理解第一部分。你的意思是国家实际上应该支付养老金,不管缴费情况?这在哪里说的?
还是你说的是非保险性质的福利?这方面存在争议,补贴是否覆盖这些福利取决于具体的福利界定。但我认为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有点超出范围……

第二部分很好地描述了理论方法,但生产力提升不仅仅是传递下去,还必须始终高到足以抵御通货膨胀和人口结构变化。这一点实际上通过引入现收现付制本应能预见(必须预见),这种情况不会总是成立。

现在说第三部分:理论上这对保险是正确的。
当受益人从统计角度来看越来越少(或者受益降低)而缴费人(缴费额)多时,现收现付制运作良好。比如风险保险和可能还有健康保险。但由于人们寿命延长,生育率下降,养老金计划在这方面根本行不通。
而我的模型中,只有部分是保险(“基础养老金”)。剩余部分是一种投资/资产积累。这部分实际上会作为个人资本积累,根据选择进行投资,连带相应收益,到退休时逐步取出。同时还有相应的选择权:可以选择领取养老金,或者一次性领取。优点是它不依赖于本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而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实现更好的分散。从个人角度看,更大的自由度和安全性源于领取金额依赖于个人决策,而非国家决策。

所以现在有人会说,这原则上已经是这样了。我只是认为法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相对于未来可预期养老金领取金额来说太高了。现在这样是因为养老金领取者越来越多,缴费者越来越少。但迟早必须改革。或者直接提高税收,完全通过税收和基础保障来支付。但这难以实施,所以我估计现实中会等老年人口高峰过去。
 

类似主题
16.02.2011房屋装修 - 你们有什么建议?21
24.10.2017旧建筑翻新 - 我将面临哪些费用?18
05.07.2016地下室外墙翻新14
21.07.2017老旧独栋住宅的全面翻新10
26.07.2019法院强制拍卖的房产 + 翻新,评估17
05.09.2022需要您对出租物业的翻新进行评估37
15.04.20201973年未翻新的独栋住宅——翻新还是新建?32
28.07.2020修复木结构房屋 - 空间高度较低,有什么可能吗?36
05.02.2021老建筑的翻新有意义吗?42
28.03.2021房屋翻新的一口价费用 - 什么是现实的?15
14.08.2021建造、购买、翻新?- 想要现代住宅时,这有多合理?18
04.08.2022购买带有大块土地的现有独栋住宅并进行翻新22
24.08.2022翻新还是拆除重建?12
28.01.2023地下室“白罐”混凝土保护层较薄12
05.02.2023平面布局优化,将双家庭住宅改造为单家庭住宅,建造于1957年31
10.04.2023翻新老建筑还是新建?经验?35
30.08.2024翻新还是拆除重建——建筑师的决策辅助?25
22.12.2024老建筑 - 与KfW的购买和修缮16
06.10.2024遗产继承后的带建筑物的地产11
27.04.2025拆除旧房子 - 地下室保留 - 在上面建新房子?16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