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里,建筑价格例如上涨了20%。
那么在这20%的涨幅中,气候保护只是起到了次要作用。
相关因素有:
- 超比例的需求(也因为新冠,大家渴望拥有自己的房子或花园等)
- 另一方面,综合承包商(GU)已经有满满的订单簿,即使通过涨价仍保持满负荷运转
- 技工短缺
- 原材料供应问题和材料价格上涨
- 地价
我们在2017-2018年自己招标并分包。当时已经无法讨价还价,因为订单饱满。但至少5个询价中会收到4个报价,还能从中选出合作方。
今天我感觉(根据建筑区内朋友和同事的说法),5个询价最多能收到1个报价,几乎必须接受任何价格,否则别人会接单。
正在自行分包/招标的朋友能分享一下吗?
从多少询价中收到多少报价?
这些才是关于本帖标题(建筑成本飙升)真正有趣的问题。最近几页关于气候保护的玄学争论其实对任何人都没帮助,倒不如另开一个专楼讨论?!
我们这边情况和你描述的类似:联系周围12家建筑公司,收到了1个“正常”报价和1个施工负责人熟悉的知名建筑公司“勉强拿到”的报价(招标加单独分包)。
我们个人认识暖通空调(HLS),他目前不接待陌生第三方的询价(非老客户或熟人)。
其他工种情况不会有好转。形势非常严峻,令人极度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