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必须考虑到,许多市政当局是股东,并且赚得盆满钵满。我们目前讨论的是净的股市电价大约为5欧分。
这取决于你的合同。确实还会加上税费、电网费用等。
净价:
这可能更多是因为所有电力供应商的采购条件完全不同。很多现在价格如此高的,是之前在现货市场囤货的。他们突然发现没有合理条件的可供电量。其他人签订了长期合同,条件不需要(至少短期内不需要)大幅涨价。
还有些赚取惊人利润。我有一位亲戚在这个行业工作,他的雇主为了规避因收入意外暴增而需缴纳的额外利润税,经常给员工发奖金和额外薪水。就是说:高价格远非总是合理的。但能赚的就赚。
大多数市政控股的市政公用事业公司和能源供应商有长期采购策略和分期计划,按计划持续采购电量。通常会预先采购90%的预计用量,一年期的。
剩余电量则会在市场上短期补充购买,或将多余的卖出。
这些公用事业公司的供货合同价格形成,与某个交易日凌晨5点的盘中价格完全无关。
对公共企业和基础服务供应商,采购也有法律要求以降低风险。
因此他们很少能提供基于现货市场投机的最低价格,而多以长期平均价为基准,合理估测和经验判断下价格会更低一些。
那里不会有丰厚利润,反而基础服务提供者必须接受客户,即使未提前采购对应用电量,只能临时高价买入。
这会在下一次价格调整时体现在所有基础服务用户中,额外费用分摊。
私人运营的能源供应商无此规定,可采取风险更高的策略,因此有时能提供更便宜的价格,但遇到交易所价格波动时常面临现金流问题或被迫解约客户。
比如像Tibber这样的新模式,将风险转嫁给客户,通过客户使用平台收取固定费用或在采购价上加价盈利。
以EEX交易所而言,下周电力期货价格为基础载荷约200欧元/兆瓦时,即0.20欧元/千瓦时,峰时约240欧元/兆瓦时(白天约需75%为峰时);2023年第一季度约300欧元/兆瓦时。
到2023年中,没人还能提供每千瓦时含税25-30欧分的价格,因为价格已经持续一年多保持在200欧元以上(净价+电网费+税费+增值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