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成本目前正飙升

  • Erstellt am 2021-04-23 10:46:58

thangorodrim

2023-11-06 10:09:45
  • #1
嗯,更狭义地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谈论的是Feist被动房),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厚厚地进行保温,并通过通风系统进行热量回收。然后剩余的热量需求(通过对人体、太阳和家用电器带来的被动热输入进行计算和模拟)应该非常小(具体数字请自行查找)。因为剩余热量很少,所以供暖通过已经有的通风系统进行。但空气的吸热能力受到灰尘开始阴燃的温度限制,而且为了供暖不能增加气流量。因此,实际上只是在为了卫生目的本来就需要的气流中稍微加热一点(当然这也取决于房屋内的人数)。

这样就可以省去其他供暖设备(除非是在瓷砖区域,尤其是浴室为了舒适安装电地暖)。我还没听说有人用如此极小供暖的EH40建过房子。一台完整的空气源热泵配水地暖是不是那么便宜,以至于人们宁愿放弃PHPP的额外能源顾问费用和为了更高建筑标准而采取的一些额外保温措施(这是认真的问题)?还是说额外费用太高?或者人们对科学和能源顾问缺乏信任(也许有道理),以至于怀疑这真的可行?我的意思是,这些设备已经存在有一段时间了……

我觉得投资于更高质量的建筑外壳比投资于某个迟早会坏的更高级供暖系统更有意义。
 

thangorodrim

2023-11-06 10:14:59
  • #2


是的,确实让我感到疑惑的是,大家倾向于使用直接电加热(红外线、电热地板加热,有时也用水电即热器;因为:反正用电量很少,而这电来自光伏),而且直接电加热设备价格非常便宜,这样可以用大量加热,直到一个完整的热泵系统才显得划算。

但是,如果我现在只需要使用最高效率为1的直接电加热进行少量补充,那我是不是也可以用效率为1:3的风冷热泵进行更多的加热,且只消耗同样的电量?
 

KarstenausNRW

2023-11-06 10:15:02
  • #3

一个很好的定义(不考虑技术规范):
“被动式房屋是一种建筑,其供暖和制冷的能耗非常低,以至于只需极少的努力就能满足,同时建筑内所有用电设备的能耗也非常低,可以通过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来满足。”

然而,一个150平方米的房屋每年仍允许有2250千瓦时的热量需求。这是不可忽视的,通常(大多数时候)无法仅通过受控通风系统来满足。因此还需配备热泵——通常是空气对空气热泵,如果规划不当,在严冬时可能会花费不少(见Proxon)。
 

KarstenausNRW

2023-11-06 10:41:25
  • #4

当然,这种配置很常见且被广泛使用。Bien-Zenker 为其40系列房屋标准配备这种设施。舒适气候供暖。也就是空气对空气热泵。Streif Haus 也是如此。有多家供应商采用这种方式。
 

dertill

2023-11-06 10:46:10
  • #5
对于被动房来说,与建筑能效法标准或KfW高效能住房不同,没有技术最低要求,目前也没有合适的资助政策。前者大概导致了后者的缺失。
仅有德国被动房研究所,其目标值规定年度热需求不得超过15 kWh/m²,最大供暖负荷为10 W/m²,且在50 mbar压力差下气密性须达到低于0.6/h。
这些要求完全基于物理原理,源于仅通过新风预热来供暖的方式。给定的最低换气次数下,可以通过接近40°C的温度达到10 W/m²的限值。若供暖负荷更高,则需要更多空气或更高温度。
除此之外,也可以简单地使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或其他电直接供暖设备代替空气预热。我建议使用电热地板供暖,以获得最佳舒适度。


当居住面积达到一定规模时,额外安装的中央空气-水热泵连同电费节省,确实比PHPP设计的额外工作量和附加保温更经济。建筑成本大致相当,最终直接供暖的电费增加与热泵的额外维护成本相互抵消。


大多数能源顾问不会建议被动房设计,就像多数暖通承包商更倾向于设计较大容量热泵一样。主要是避免过冷,出了问题就成倒霉蛋。此外,用户也必须具备匹配的使用习惯(通风),且施工监管必须严格执行(关键在于热桥及窗户和连接部位的气密性)。
在施工不好时,通常仅多出3-5 W/m²的供暖负荷,且不易察觉,因为暖气能够补偿。但被动房里,这会导致居室温度降至18°C。

被动房设计者应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且最好在具备相关知识的同行处积累经验后再独立操作。
那些被动房业主房屋不温暖的案例验证了这一点。

总体来看,被动房虽未真正成为标准,但现代建筑中的绝大多数知识(气密性、最低换气率、避免热桥)最终都源自早期被动房的研究和建筑实践,并由此继承过来。
 

Buschreiter

2023-11-06 10:59:49
  • #6
我的朋友们住在一套没有暖气的公寓里(Miete)。那里只有浴室里有一个电暖器。最后的结果是每个房间都有电暖风扇。那感觉有点不太舒服……
 

类似主题
13.03.2016如何从KfW55升级到KfW40+?23
02.02.2017建筑成本 kfw70 与 kfw55 与 kfw4030
25.04.2016能源节约证明 KfW55 - 目标 KfW40 - 问题:步骤和费用21
16.08.2017用15万欧元预算,KFW40交钥匙房屋能建多大平方米?57
22.02.2018是否通过KfW融资?从KfW70到KfW40的附加费?12
03.09.2019无法达到KFW40(plus)标准的多户住宅40
19.11.2019KFW40或更好的实体结构,可能不需要额外的保温吗?58
18.12.2019KfW55 与 KfW40 plus 的决策22
27.01.2020KFW40 房屋项目 2020 *规划理念*32
12.05.2020KFW40(plus)作为具有“现代建筑”的装配式或实体房屋19
28.11.2020昂贵的土地 + 155平方米的独栋住宅 + 地下室 KFW40+,可融资吗?60
02.01.2021如何达到KfW40?能源技术 / 经济性32
16.04.2024带地下室的KfW40+是在热包层内还是外?38
10.02.2021即使光伏和受控住宅通风已经是达到KfW40标准所必需的,是否仍然可能达到KfW40+?15
22.04.2021单层平面图设计单户住宅城市别墅带独立套房 KFW40+49
17.05.2023相同价格:使用 Poroton monol 的 Kfw55。还是使用 Poroton WDVS 的 Kfw40?31
15.08.2024空气-水热泵与本地近距离供热网络的推荐 KFW40 新建项目33
22.12.2023Kfw40,资助计划300“低收入者”54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