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y36
2022-09-06 15:47:37
- #1
所以,核电厂的利用率现在超过90%,也就是说每年超过8000个满负荷小时。它们非常容易计划和预测,而且可以调节到额定功率。
中国的风能可能有3000个满负荷小时,最佳地点可能有4000个,难以计划和预测,当前可用的额定功率多少几乎是随机的。
光伏情况更糟,在中国可能只有1500个满负荷小时。
所以,5千瓦峰值的光伏装机容量每年产生7500千瓦时。
但是1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每年产生8000千瓦时。
换句话说:新安装的额定功率如果不说明可达到的满负荷小时数,那完全是胡扯,超级大的!
或者说:如果你想要4千瓦的风能/光伏混合装机容量,获得相同的年发电量,你只需建造约1千瓦的常规发电容量。然而,光伏/风能混合系统非常不稳定,要么需要一个由常规电厂组成的备用电网,要么需要巨大的储能设备。
也就是说,1千瓦的保障容量你需要大约1千瓦持续待机的常规电厂加上4千瓦的新能源发电机。或者是4千瓦的新能源发电机加储能(光伏至少要储备2个月的冬季用电量,风电大约需要储备一周的用电量)
煤炭至少是替代储能的方案。晚上风力不足时总得有办法发电,否则就有停电风险。在德国后者逐渐被更接受,而我猜中国则更倾向前者。
哈哈:D:D:D
为什么不直接说每小时83吉瓦呢?每秒也行啊!吉瓦是功率。功率是提供的,不是消耗的。就像一台提供100千瓦功率的汽油发动机。20升汽油或200公里的行驶距离是在一小时内完成的工作。也就是说,工作量 = 功率 x 时间。
电动车却有电池储能。你大概是指41吉瓦时的储能容量。这相当于83吉瓦功率的电厂大约30分钟的输出。如果83吉瓦中的可用功率仅有41吉瓦,因为是夜晚且风力不佳,那么当然可以利用电动车储能,将电池的功率反馈到电网。前提是所有电池都充满电,没有人近期需要开车,并且电池可以放电到零状态,这样就能用1小时来弥补电厂产能不足,41吉瓦 x 1小时 = 41吉瓦时。之后就完蛋了!停电会持续几天。
作比较:2020年德国发电总量约为5000亿千瓦时。也就是500,000吉瓦时,而你这里说只有41吉瓦时... 差了12000倍。即便现有60万辆电动车增加到6000万辆,差距仍在120倍。更别说电动车本身的行驶用途就用掉了储能容量。
感谢你的计算。这就是问题所在,当没有头绪的人,比如哈贝克他们,要试图或被要求算清楚是否足够。德国的能源供应是安全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