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成本目前正飙升

  • Erstellt am 2021-04-23 10:46:58

WilderSueden

2023-06-14 11:15:50
  • #1
关于人均居住面积,媒体上正在传播一则机构通稿。这里有一张图表。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均居住面积的平均值较高,至少部分原因是单人户数量的增加,尤其是年长的独居者比例上升所致。

 

CC35BS38

2023-06-14 11:31:05
  • #2
对此我强烈反对。不是生活在月球背面而且关注房地产的人都知道这事。这应该是每个买房的人都明白的。能源翻新是可预见的,无论买家还是房主。我既不同情那些买房时算计翻新成本以抬高价格、并且最好配合10年固定利率的人,也不同情房主。那些已经是房主但没预见到涨价的人,起码也有10到15年的时间可以准备。按照每平方米3欧元的维护储备金计算,15年下来能存下8.1万欧元储备金。这条经验法则也不是秘密,足以覆盖必要的翻新费用。现实情况是:人们宁愿买辆昂贵的车或去度假,却认为自己能在50年内不进行翻新耗损房子。事实证明:想法错了。
 

Jean-Marc

2023-06-14 12:40:47
  • #3


2023年5月,通货膨胀率为6.1%,仍然明显过高,无法降低基准利率。
最近建筑贷款利率有所回落,部分原因是很多银行目前放弃利差,以免信贷需求完全停止。如果基准利率再次下调,预计不会立即传导给客户。



不完全是。按照欧盟建筑指令的范围,这是绝对不可预见的。旧房子能效差需要投资,这可以理解,但“何时”和“如何”的决策权仍在业主手中。现在法律规定和期限纷纷而来,房主基本上成了听命者,必须乖乖执行。
过去几年,政治一直絮絮叨叨地劝人们不要买绿地上的节能新房,而是推荐奶奶的小房子。希望人们买下这些老房子并进行翻修。对于这些老“宝贝”,显然还需要额外的钱进行表面装修。这里每个人大概都知道两个新浴室即使不花哨也很快要花多少钱。如果我几乎同时还要进行节能改造,因为能源价格和法律要求让我压力倍增,那不如直接重建。我认为作为2020/2021年的二手房买家,不必已经预料到之后的发展。
 

se_na_23

2023-06-14 12:56:01
  • #4
只需要人为(国家)限制新建住宅区的供应,这些房屋的价格就会再次飙升,因为那里确实可以/被允许拆除重建。
 

BackSteinGotik

2023-06-14 13:08:02
  • #5


我也是这样的情况。从一开始我就考虑如何让一栋较旧的翻修房符合现代标准。当然,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刷刷油漆,可能还得换几个窗户,而且翻修基础的价格不能太高。现在市场已经接受了这种看法,并对缺陷进行了定价。这样一来,房产里就突然多了20万欧元的泡沫溢价,但仍然必须进行节能改造。

对于既承担不起价值调整也承担不起翻修的人来说,这真是个相当棘手的困境。但这也几乎完全是自作自受。
 

BackSteinGotik

2023-06-14 13:11:47
  • #6


对每个稍微了解人口统计和住房市场的人来说,这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媒体和政治想推动一个叙事,就是土地被侵占和贪婪的居民,他们就是不愿意接受柏林租赁宅邸(上个世纪末)的优势。因此,那些有2-3个孩子的“坏“家庭,住在更“坏”的独栋住宅或双拼别墅中,常常被拿来与人均50平方米的住房联系在一起。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