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成本目前正飙升

  • Erstellt am 2021-04-23 10:46:58

i_b_n_a_n

2023-01-17 12:54:07
  • #1
为了弥补我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同时我正在做午餐……这是我可持续的(纯素的)、健康的有机早餐/早午餐/午餐。(可见的“儿童香肠”也是纯素的……)
 

Fuchur

2023-01-17 13:08:30
  • #2

这要几十年后才能实现?现在批评今天的交通情况没有意义,理由是将来50年后也许会有解决方案。我也没有说要立刻关停燃气阀门,融合才是解决办法。
 

Tolentino

2023-01-17 13:19:29
  • #3

这也不是这个愿景的意义所在。
这个帖子有时候表现得很古怪,作为一个资深论坛老手,你应该很清楚。

顺便说一句,我同意Ibnan的时间范围,这更可能是10到20年,而不是50年。不过不是在“老德国”。
这将由中国人或韩国人来示范,然后我们再从他们那里高价购买。是50年还是100年,我不知道。到那时我早就灰飞烟灭了。
 

Tolentino

2023-01-17 13:21:37
  • #4

我觉得韩国车还是可以买的,他们至少在丑闻后还会好好道歉……
 

WilderSueden

2023-01-17 13:35:33
  • #5

单次车票是这样的。但试着把任何公共交通月票换算成每公里0.30欧元的汽车费用,你会很快发现价格并不是使用公共交通的决定性因素。关键是我是否有常规的线路,公共交通是最佳选择。比如我上学时就是这样。大学在山顶,离家门口不到100米就有直达公交站。肯定是公交车。现在我也有一站直达工作的公交站。每端各走120平米的路程。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可以悠闲地骑车完成全程,而且路况平坦。我也不用遵守公交时刻表。所以不坐公交去上班。

现在关键来了。有了月票,之后的每次乘坐都是免费的。这样人们更容易接受等待公交车的情况。没有月票就不行,因为那样单次车票太贵了。
 

Oetti

2023-01-17 14:34:53
  • #6

在我看来,最迟在20年内就会实现。大众汽车计划从今年或明年开始在中国测试完全自动驾驶。大众汽车引用:"那里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5G方面,明显比德国更完善。"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事情本来可以更加优化和节能。例子:

我们团队在疫情期间连续两年一直远程办公——我们的效率明显高于之前和现在。相比之下:现在我每周还要去办公室两到三次,单程50公里,一周跑300公里。

在超市里卖着埃及产的土豆,虽然我们就住在一个巨大的种植区中间。也就是说,有些东西是运到我们这里来的,而我们自己生产的东西又被运走。我不理解。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