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我不那么苛刻地看待年轻人在建房时家庭账目有些紧张的情况。 当然,特别是当即将面临收入减少(例如育儿假等)时,确实应该更为谨慎地看待,但如果维持在“紧张但够用”的范围内,我通常觉得还可以接受。
我们这里(也没有集体协议)通常有年度面谈,之后雇主会提出薪资调整建议。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之后进行谈判。有时他们那年会比较固执,但你也可以尝试把明年一起谈进去,那样会比较容易一些。
我很快发现自己入职时薪酬被低估了,之后好几年一直在努力弥补这个差距,加上为增加的职责和责任争取涨薪。在换到另一家公司类似职位时,我可能还能拿更多,但经过最近几次的涨薪,我现在已经处于一个比较满意的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