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成本目前正飙升

  • Erstellt am 2021-04-23 10:46:58

Winniefred

2022-12-14 10:17:04
  • #1
比如我们是这样的:2017年用有限的资金购买了房产,一开始只能做最必要的修缮。过去五年来,我们就根据资金情况一点一点地继续修缮。2023年将进行一楼的翻新和地板隔热改造,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推进的——2022年比如装了最后几扇新窗户。我预计从资金上来说,我们还需要大约5到10年,才能把房子彻底翻新一遍,包括加强外墙保温。为此我们没有负债过重,对我们来说这个做法正好合适。不过我们也不属于能源大户,我们的小房子能耗低。日常生活也很节能,垃圾少(无包装等),骑自行车,公共交通,大家常见的做法。新建房屋会排放大量污染物,因为所有东西都要生产。没有人能摆脱这种“负债”。但我同意,如果有人批评那些有钱却多年浪费极便宜能源、住在巨大老旧房子里的居民,那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本可以选择节能,但因为能源便宜,就任意挥霍。
 

Myrna_Loy

2022-12-14 10:26:01
  • #2
这里有点像关于遗产税的辩论。有人描绘了普通人因新规而陷入贫困的可怕场景。而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和房地产公司则笑得合不拢嘴。

也许我是南方人,视野有些狭隘,但当我知道我们的客户近年来继承了多少出租房,只是想尽可能多地赚取收入时,我就没有同情心。然后我成了那个电话里接待租户的傻瓜,这些租户拥有破旧的70年代铝合金窗户,理所当然地期望用1800欧元(不含暖气费)租到80平方米的房子。
 

WilderSueden

2022-12-14 10:26:43
  • #3

废止洒水壶式的援助,把钱投入到低息翻新贷款中。偿还补贴不仅取决于翻新的方式,还要依据房主的财富和收入。在房主变更时实行严格的翻新义务。推动手工职业的培训攻势。目前我们通过负债来补贴能源消耗,应该补贴节能。如果所有人都有减负,那就等于没人真正减负。价格只会继续上涨,或者从高峰略微回落。

同时摒弃能源供应上的偏见。2030年退出煤炭不是一个可能的未来,尤其是在我们同时要将一切电气化的情况下。核电站在可预见的时间内继续运行,与瑞士共建一个共同的核废料终存库,这个库就在边境下面。基础设施项目的异议权应限制在真正受到影响的居民(比如距离风力发电场5小时车程内的人),并且这些居民应从一开始就获得补偿,因为他们要忍受别人的基础设施就在眼前。铁路要发展到真正能够承载货运,而不仅仅是转移到公路上。完善自行车道建设,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是比公交更有效的杠杆。
 

CC35BS38

2022-12-14 12:21:57
  • #4
你是说经济上吗?在生态上,隔热绝对是有意义的,它节省的能源是投入的好几倍。我记得大约是10到20倍,但别让我保证数字的准确性。
 

Buschreiter

2022-12-14 12:23:55
  • #5
顺便说一句,购买后必须在两年内进行节能改造的义务早已存在……只是没人监管而已……
 

Tolentino

2022-12-14 12:48:10
  • #6
完全国有化能源,包括供应、生产、消费,但也包括维修措施。这样最多只有配额之争(谁可以使用多少)。但那时就可以相应地进行选择。
 

类似主题
29.05.2010屋顶隔热,隔热屋顶...21
16.02.2011房屋装修 - 你们有什么建议?21
06.02.2017新建36.5孔隙混凝土隔热?60
03.03.2015用厨房纸/卫生纸隔热屋顶12
27.05.2016塑料配件/水管和地暖在找平层下的隔热?40
06.09.2016车库屋顶隔热,正确的施工顺序61
29.07.2017用30厘米厚的墙保温房子?10
12.08.2018顶层楼板无蒸汽阻隔层隔热17
13.11.2018购买并翻新1959年半独立式住宅?欢迎建议/提示24
02.01.2019事后能够有效地隔热地下室地板吗?13
23.07.2021用夹式毡隔热冷屋顶,价格53
25.07.2019阁楼隔热,如何避免错误?22
08.02.2023是否要给多功能地窖做保温?24
28.07.2020修复木结构房屋 - 空间高度较低,有什么可能吗?36
18.02.2021翻新拱顶地窖 - 经验18
04.08.2021翻新老建筑,建筑成本/努力是否值得?26
14.08.2021建造、购买、翻新?- 想要现代住宅时,这有多合理?18
04.08.2022购买带有大块土地的现有独栋住宅并进行翻新22
24.08.2022翻新还是拆除重建?12
10.04.2023翻新老建筑还是新建?经验?35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