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usNummer 9
2023-12-20 01:12:48
- #1
为什么会这样?- 这里其实(即使是在旁观者层面)也为各种口味提供了选择。EH40 和低收入者是一个完全可行的组合,尤其是通过神奇的“资助计划”。低收入者和自有住房是可以共存的,只要愿意接受以需求为导向的建筑标准,包括对居住面积的“要求”。不过在建筑节能法标准接近EH55的时代,EH40还是属于“先锋”,也就是一个在我还是青年社员时会被称为“生态社会”的目标;因此,这应该是低收入者愿意被划分在“更有实力”阶层责任范围内的目标。如果你们认为自己有资格去实现,那么我反而觉得独立单户住宅有些奇怪,因为至少半独立式住宅会更合理。此外,对我来说……
……即使居住面积组成对我来说不太明确,但以目前每月约100欧元的冷热租金差来看,似乎是在追求明显增加的人均居住面积,也就是说不太像是“我们要靠自我限制来建设地球的未来”(?);对我来说,110平方米的建筑节能法标准可能比140平方米的EH40贡献更大……
……而且,难道还不如多培养一个缴纳养老金的人——当然要是素食者(?)
我一直很支持本地总承包商——不过EH40的话木工们做得更好,而优质的本地总承包商一般是石匠。
说实话吗?我们建EH40是为了获得补贴。我个人不会在这个帖子里启动关于政治或素食主义的讨论。“低收入者”是特意用引号标注的,因为我们知道独立住宅也是一种奢侈。只是过去很多潜在的收入较高的购房者被劝说不要建房。但是如果看他们的支出状况,他们的生活水平其实完全不同。这里我也想告诉收入不高的人,事实是可以做到的。即使是通过两次补贴才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