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entino
2024-11-29 09:22:17
- #1
呼,这才是问题所在,不是你不知道什么,也不是你一味重复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者口中抛出的东西。而是你根本不开始质疑这些陈词滥调,也对那些有事实依据的不同观点毫无兴趣。
这根本不是真的。我们并不是与巴哈马和百慕大竞争。
严肃的经济体在财富相关税收上高于德国!例如欧洲的英国、比利时、挪威、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全球来看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等。
(以GDP百分比计)
这先不谈 提到的系统性思考。
但即使在将我们置于与其他国家竞争的系统性思考中(这显然不是永远都成立),拥有财富相关税绝对不是有害的。因为有大量国家征收比德国更多的税,却依然增长速度超过德国。
美国的投资之所以正在进行,是因为有巨额补贴政策,而不是因为那里必须缴纳更少的财富税(相反,比如地产税比德国高出数倍)。
工资成本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单位劳动成本。你可以承担每小时最高的名义工资成本,只要生产率相应提高,依然能保持竞争力。
有趣的是,生产率和最低工资之间也存在显著关联。当人工成本(过高时)过高,企业就开始创新以降低单位劳动成本。
而“2010议程”所实现的是将人工成本压低到企业根本没有动力提升生产率,因为总能找几个临时工和低薪工加班。这在中长期对竞争力是有害的。
在这1.5万“彻底拒绝者”中有多少年龄在30岁以下?你有相关数据吗?
此外,任何年龄都可能有残疾、疾病、伤害、心理问题等等,年龄只是和更好健康状态有统计上的相关性。
而且1.5万对550万而言也是统计上的小比例。
至于一个人是否合理领取公民基本收入,我其实不想完全由任何对医学和心理学一窍不通的工作人员决定。你必须引入专家和评估报告,才能作出像林内曼建议的那种重大决定。最终这样做的成本可能比节省的还多。
更何况你仍然面临那个人无人雇佣的问题。如前所述,170万真正可供劳动力市场使用的基本收入领取者,却有67.6万个空缺职位。然后还假装全是失业者的错,导致他们失业。
更不要说各种政策工具(例如神圣的债务刹车)假设不允许有完全就业(因为那时会触发经济过热开关,进一步限制债务增加,最终推高利率,这套东西简直是最大的胡扯,参见Sigl-Glöckner著作《好钱:迈向公正与可持续社会之路》)。
正是如此,目前情况却是,富裕孩子不仅有更好的起点,而且一生各个阶段都享有筛选优势。换句话说,可能能力较低、意愿和能力不足、潜力未被充分发挥的人占据重要位置,而来自贫困家庭、通过勤奋努力最先获得学位的女性却最多只能成为部门主管,还得不断为“又因孩子多病请假”辩解。
因此,国家必须介入,确保整个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但这本质上是一个与公民基本收入不同的话题,公民基本收入仅旨在保障有需要者的体面生活。
现实中我们与没有此类税收的国家进行国际竞争
这根本不是真的。我们并不是与巴哈马和百慕大竞争。
严肃的经济体在财富相关税收上高于德国!例如欧洲的英国、比利时、挪威、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全球来看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等。
(以GDP百分比计)
这先不谈 提到的系统性思考。
但即使在将我们置于与其他国家竞争的系统性思考中(这显然不是永远都成立),拥有财富相关税绝对不是有害的。因为有大量国家征收比德国更多的税,却依然增长速度超过德国。
美国的投资之所以正在进行,是因为有巨额补贴政策,而不是因为那里必须缴纳更少的财富税(相反,比如地产税比德国高出数倍)。
工资成本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单位劳动成本。你可以承担每小时最高的名义工资成本,只要生产率相应提高,依然能保持竞争力。
有趣的是,生产率和最低工资之间也存在显著关联。当人工成本(过高时)过高,企业就开始创新以降低单位劳动成本。
而“2010议程”所实现的是将人工成本压低到企业根本没有动力提升生产率,因为总能找几个临时工和低薪工加班。这在中长期对竞争力是有害的。
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一个25岁的人才能不工作?就是说,真的什么都不做?
在这1.5万“彻底拒绝者”中有多少年龄在30岁以下?你有相关数据吗?
此外,任何年龄都可能有残疾、疾病、伤害、心理问题等等,年龄只是和更好健康状态有统计上的相关性。
而且1.5万对550万而言也是统计上的小比例。
至于一个人是否合理领取公民基本收入,我其实不想完全由任何对医学和心理学一窍不通的工作人员决定。你必须引入专家和评估报告,才能作出像林内曼建议的那种重大决定。最终这样做的成本可能比节省的还多。
更何况你仍然面临那个人无人雇佣的问题。如前所述,170万真正可供劳动力市场使用的基本收入领取者,却有67.6万个空缺职位。然后还假装全是失业者的错,导致他们失业。
更不要说各种政策工具(例如神圣的债务刹车)假设不允许有完全就业(因为那时会触发经济过热开关,进一步限制债务增加,最终推高利率,这套东西简直是最大的胡扯,参见Sigl-Glöckner著作《好钱:迈向公正与可持续社会之路》)。
富裕孩子的起点,比贫困孩子好得多。但这很重要。如果贫穷的孩子双手抱胸说“我很穷,反正没希望,我没有机会……”
正是如此,目前情况却是,富裕孩子不仅有更好的起点,而且一生各个阶段都享有筛选优势。换句话说,可能能力较低、意愿和能力不足、潜力未被充分发挥的人占据重要位置,而来自贫困家庭、通过勤奋努力最先获得学位的女性却最多只能成为部门主管,还得不断为“又因孩子多病请假”辩解。
因此,国家必须介入,确保整个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但这本质上是一个与公民基本收入不同的话题,公民基本收入仅旨在保障有需要者的体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