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筑价格不下降?

  • Erstellt am 2023-05-15 08:17:32

nordanney

2024-11-20 13:41:31
  • #1
请解释。我自己也在一家银行工作,想了解更多关于这种严峻形势的信息,因为你显然知道得更多。 在过去,给你提供这种无需审核的额度的人,显然没有遵守法律规定。监管机构可能也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可能是F3或更严重的F4违规。 是哪些担保品?这个说法过于笼统,不准确。 这种情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自从利率上升以来,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之前资金没有成本,人人都能贷款。现在正在恢复正常。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市场”具体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它会迫使央行采取行动?你只考虑欧盟吗,还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
 

filosof

2024-11-20 13:57:59
  • #2


写完了,却马上开始胡扯。 有点儿好笑。
 

Buchsbaum066

2024-11-20 15:56:46
  • #3



可惜你没有回应我几条回复前给出的提示。好吧,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谁都能发表意见。但你作为顶级银行家,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德国十年期国债与相应互换利率之间的收益差距历史上首次出现负值。
这是可能即将爆发银行危机的严重信号。特别是在债券领域,这最终也会影响股市。比特币不无缘由地跌到了接近10万美元的下方。黄金也是如此。
看来一些大户已经开始把他们的资产转为安全的状态。

不过这只是胡言乱语。

然而,许多过去被视为胡言乱语的说法如今确实成了现实。
比如,美国人终于承认了乌克兰存在生物武器实验室,冠状病毒期间的学校关闭和宵禁违反了宪法,疫苗最终也并非没有副作用。

但那只是一群像我这样的愤世嫉俗的老白人阴谋论者的胡说八道而已。我们正处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边缘也是胡扯。哎哎哎,谁会想到呢。
 

Tolentino

2024-11-20 16:23:10
  • #4

是的,全是胡说八道。
1. 那位美国外交官提到了生物实验室,称其中研究病原体。但其他国家也有类似实验室(估计几乎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绝对不能等同于生物武器实验室。众多相关的胡说媒体立即夸大和重新包装这条消息,这是显而易见的。
2. 相关判决针对的是2022年初德国图林根州为期两周的地方条例。宪法法院指出该条例的理由陈述不足。但这主要是程序上的错误,而非对全国封锁措施的否定,后者在2021年已被联邦宪法法院基本认定为合宪。上述消息被各种胡说媒体同样夸大和重新包装,这很明显。
3. 无副作用——真的有人这么说过吗?就我看,言下之意是疫苗安全。从统计角度看这依旧是正确的。确实存在副作用,除了对针刺和免疫系统反应(这是有意为之的)的一些正常反应外,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与新冠本身的后续症状并无区别,只是“自然感染”的风险要高得多。因此,疫苗比不接种后感染疾病要安全。将此等同于故意欺骗公众,为大药厂谋利,完全是各类胡说媒体的假新闻叙事。
传播沟通做得完美吗?当然不是。事后或许有些决策可做得不同,非常可能。但事后诸葛亮、还传播各种阴谋论完全是不诚实的。
 

Arauki11

2024-11-20 16:36:50
  • #5

哦,对了,关于孩子们和比尔·盖茨的芯片的事情,你大概也想悄悄地把它掩盖掉,对吧?
 

Tolentino

2024-11-20 16:38:12
  • #6
哼,你真得标明这种讽刺,否则这里的人会弄糊涂的。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