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entino
2023-03-23 10:51:02
- #1
关于能源生产:但那只是德国的情况。我们有一个欧洲电网。欧洲也有这样的图表吗?我怀疑在大规模海上风电扩建的情况下,真的会出现完全无风的情况。
可能那时并非无风,而更像是风暴(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的番茄棚和凉亭被刮坏了)。现在也有更新的技术,如果风太大,也不必简单地关闭它们。
储能:与具备相关条件的国家合作,比如挪威和北方连接已有合作。这可以在欧洲范围内扩展。
从地理位置来看,德国的条件相对一般。但阿尔卑斯山国家、巴尔干地区,甚至喀尔巴阡山脉可能具备更多更好的条件。
当然需要做很多工作,但必须直接着手,因为过去30到40年被忽视了。
也要尝试全新的方法。不要只是任由旧露天矿场荒废(虽然称之为生态修复,但几十年来其实只是变成了荒原)。至少可以将一部分改造成大型储能设施。
我最近看了一部不错的纪录片。他们(据我所知那不是露天矿)把一个巨大的矿坑改造成了热水储存池。基本上(非常简化来说)就是封闭密封、盖上绝缘盖板,放入大功率加热棒。
肯定还有更多聪明的点子。我们有这么多优秀的工程师。
还有一件事我看到(但还没验证)。中国去年光伏装机容量等同于我们至今的总和。我们不能自满地说我们已有的设备足够满足需求。虽然当然不够,但我们确实落后很多。
我非常怀疑,就算快堆核电机组达到了他们所承诺的效率,我们能比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及储能解决方案更快实现目标。
可能那时并非无风,而更像是风暴(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的番茄棚和凉亭被刮坏了)。现在也有更新的技术,如果风太大,也不必简单地关闭它们。
储能:与具备相关条件的国家合作,比如挪威和北方连接已有合作。这可以在欧洲范围内扩展。
从地理位置来看,德国的条件相对一般。但阿尔卑斯山国家、巴尔干地区,甚至喀尔巴阡山脉可能具备更多更好的条件。
当然需要做很多工作,但必须直接着手,因为过去30到40年被忽视了。
也要尝试全新的方法。不要只是任由旧露天矿场荒废(虽然称之为生态修复,但几十年来其实只是变成了荒原)。至少可以将一部分改造成大型储能设施。
我最近看了一部不错的纪录片。他们(据我所知那不是露天矿)把一个巨大的矿坑改造成了热水储存池。基本上(非常简化来说)就是封闭密封、盖上绝缘盖板,放入大功率加热棒。
肯定还有更多聪明的点子。我们有这么多优秀的工程师。
还有一件事我看到(但还没验证)。中国去年光伏装机容量等同于我们至今的总和。我们不能自满地说我们已有的设备足够满足需求。虽然当然不够,但我们确实落后很多。
我非常怀疑,就算快堆核电机组达到了他们所承诺的效率,我们能比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及储能解决方案更快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