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某些人生目标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能实现了。对广泛财富梦想已经破灭。如前所述:我处于类似的情况。当然,我们还可以实现一次建房,因为我们有孩子且还想要孩子,这至少还是可能的,但肯定父母建房时享受的奢侈,我们可以放心地忘掉了。因此,就目前而言,对我们来说,理性的决定是购买未来的财富,寻找二手房产。
我经常听到这种说法,但仍然不理解。
父母到底享受了什么奢侈?如今最低标准的房子,有时比以前的奢侈还要好!?
问题不是与父母那代人比较,而是与同代的其他人比较。如果真的与父母那一代比较,必须冷静地承认,我们往往起点更高。
这就是为什么取得重大进步更困难的原因:我们有些优势是与他们一起出生的,自己却无法再创造。
我父母也认为我应该比他们过得更好。他们是从父母那儿继承的第一代战后出生的人。我父母有一套对他们来说完美尺寸的联排中间房(我们现在已经从他们那买了),一辆房车,还有多次按自己喜欢旅游的时间。此外还有朋友,一个稳定的环境,以及比他们能利用的更多的休闲方式。
他们仍然像祖辈一样说:“孩子,你应该比我们过得好!”
什么鬼?怎么可能?还有什么提升空间?我需要做什么?我真的想这么做吗?
而我的父母是工人,我是家里第一个大学毕业。这样我就会过得更好吗?还能更好吗?他们认为必须如此,因为“我们一直这么想。”
问题在于,我们的梦想、生活幸福感和意义感都绑在了人生进步、达成目标上。如果出生时已经落后于许多既定目标,当然会很难。所以为了补偿,就会消费,包括房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炫,最好全部搞定一切。然后又想不通为什么这件事这么难实现。是啊!真是这样?
但得出一切都变得更糟的结论,是错误的。显然,经过冷静观察。
—————
抱歉发牢骚,跟主题有关,请别往心里去!但我周围现在几乎只有一个话题,就是“倒退”,因为当前形势下,只能放弃每平方米60欧元的铺地材料,厨房台面也不能成为“梦想中的台面”,或者突然必须做未计划的自助工程。
我就撤开,因为我极想喊:“大家小声点哭!”
这一代人梦想的生活,是在宽敞的空间里用对的地板配对的工作台。要比以前更好。
“管它气候,飞去发展中国家看看再回来现实点!”这话我也不敢说……
我36岁,不知道我这一代叫啥。但我现在有点与她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