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于变化速度,我们并没有真正有效的数据。
没人能说两百万年前的气候变化是用了100年还是1000年完成的。钻取岩芯等测量数据并不能真正说明这个问题,因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但令人震惊的是工业化开始,也就是利用化石能源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如果想严肃地论证,这是很难反驳的。
单凭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以及太阳黑子……这很难解释……
但是……这正是科学的开始。没有100%的证据,也就是通过经验或者计算模型的证明。只有概率。而面对可能的灾难,当然应该站在安全的一边。
我强烈怀疑从暖期转为最近的冰期用了几千年。
这与气候保护者常引用的“临界点”(Kipppunkt)理论相违背。
只能承认一个事实。要么存在临界点,会极快地将我们推向灾难。要么变化是缓慢的,历经数千年。那样的话,无论我们做什么,对我们和后代确实没什么影响。
附言:
这对人类也很重要。
我还能考虑到我孙辈的那一代,虽然可能永远见不到他们。
但再往后,是曾孙辈,那代的代,的代……这一切太遥远,已经不足以激励我……
这里现在有些混淆。
对于两百万年前,冰芯数据的时间分辨率足够好。对于五千万年前则不然。
速度与是否存在临界点以及临界点位置无关。冷热期的周期性更替源于米兰科维奇周期,这是地球轨道每数万年发生变化的周期。太阳常数,即太阳到地球的能量,也因此被调制。
对于人为的全球变暖及其成因,是有非常明确的经验性证据的。可能是仅次于量子力学的第二个最有经验支持的物理描述。
但要将这些推断到未来,由于没人确切知道排放量,自然需要假设和不确定性的计算模型,否则还能怎么算?
即使是临界点,也不会“立即”导致灾难。格陵兰冰盖即便融化,也要8000年左右。这两者并不排斥。灾难与否,事后才能知晓。
—————
这个话题上存在大量错误假设——请不要介意,我只是陈述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