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预期,他的银行朋友应该对你们了解得挺清楚的 ;-)
我也这么认为,是的。 ;)
我们甚至必须书面同意数据转交。但我现在也看不出他会知道我没告诉他的东西。
我们的房子也提前由中介估价过,我自己也做了调查,算出了一个X的总价。
首先谢谢你详细的回复,这对我帮助很大。
你们有没有给中介一些报酬,作为他们给你们估价的补偿?
如果中介跑两趟来浪费好几个小时,我会有点内疚,最后我们又没“请”他。还是说这是中介的职业风险,我就是太软了?^^
我没有上传修饰过的光面照片,而是上传了真实未经修饰的图片。但这些都是提前拍好的,比如天气特别好时,采光充足的客厅。或者大扫除后,直接拍的厨房和卫生间/客用卫生间的照片等。我也附上了原始的平面图PDF,就这样!
我也会这么做。照相我还挺拿手的,应该能做到。文字我也觉得能写出来。中介的文字通常都是胡说八道,我觉得我还是写事实更靠谱。^^
我主动告诉了买家我是怎么定价的,通过中介的评估,但他们省了这里的中介费。大家都觉得很好,价格也很合理!
你是写在房源介绍里,还是发消息告诉对方的?
我通过一个“不用中介”(点net)的网站发布了房源广告,该广告会同时在多个平台发布。费用是109欧元!
我也发现了,109欧元跟中介费比简直是小数目。我也愿意接受这个价钱。
礼拜天晚上广告就下架了,因为我已经有足够的买家和他们的联系方式了。从那以后只和已经看过房并且确认买房的人沟通。
你们“预选”了多少人?你们已经拿到文件了吗,比如一个(我知道没啥用的)贷款预批信?
我知道这种东西不可靠,但至少这是买家跟银行谈过贷款的一个迹象。
昨天我们收到了公证人的购房合同草案,上面写着房子是“见状购买”,正常的磨损直到交接时都可能出现,我们不能保证,但我们不会恶意隐瞒缺陷。
中介也不会做更多了!
这也回应了我对“孩子把玩具丢下楼梯”的担心。:)
我们也差不多会这样约定。
补充一句:你们的房子不是问题房,不是离婚房,也不是继承房!所有需要的文件都有。这种房子(我的也是)在我看来是中介最轻松赚的钱!
中介也这么说了。他觉得需求很高,因为房子还比较新,市场有点疯狂。
抱歉,我刚才忘了:不,我不明白你说的你给买家“打电话(?)”是什么意思。
写的是“aufrufen”,不是“anrufen”。 ;)
我会看看附近类似的房产是私下卖还是通过中介卖的,然后想想我能吸引哪种买家,再做决定。
这就是我们有点难题。我观察市场挺久了,类似我们房子的房源特别少。那些房子不是明显更老,就是尺寸不同。主要是更老的。
地价加建筑成本(我按2800欧元/平方米算)让我算出大约525千欧。我不知道这个每平方价格准不准,但我们有空气源热泵、控温通风、空调和光伏+充电桩,我觉得这都算“高档配置”?
跟90年代的房子比,也就是老旧暖气和燃气锅炉/集中供暖,有些浴室旧得可怕——我不知道该怎么估价。网上的市场价计算器显示是“495-630千欧”。谢谢,谈话很有意思,我也挺懂的。
我不介意花几百欧找个鉴定师,但他们估计最多只能告诉我实物价值?
中介对可获得售价的专业知识毕竟还是最大,据这位中介说,目前售价往往高于实物价值。
我们观察市场后知道,我们可能触及不到太广泛的买家群体,那个价位段通常只能通过中介和专业摄影出售。因此我们也用了中介——虽然我很想省这笔钱。我们中有人在看房时也在场,买家有时会问一些技术问题,中介答不上来。
买家后来告诉我们,他们信任中介的“好名声”,因此放心房子和价格不会“被坑”。他们从不私下买,也不想操心所有手续,觉得太麻烦没时间。事情就是看了一次房,马上决定了,没有第二次看房,也没有商量。
我觉得我们卖的房子更接近面向更广泛买家,可能价格和配置都在中上水平(?)。我觉得房子外观很吸引人,但我也有点主观。
给我们推荐的那家中介在这附近口碑不错。我看过Google评价,也查了其他平台。唯一的负面反馈是一些买家不满被筛选掉了。还有一两次是有人不满意中介开账单太早——我能理解,如果买卖款还没转过来,中介就嚷着要2万5千欧。
我觉得,卖哪里、叫的价是多少、以及那个地方同类房产的“正常价”都可能不一样。在慕尼黑肯定跟某个偏远小镇不一样。因此单纯说要不要用中介说不准。
就是这个道理。这里不是豪宅,也不是奢华区域,但新房带高档配置在市场确实不多。我不知道是不是没人离婚,还是大家都认识有人认识的——反正市场上绝大多数是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