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1990年有什么关系?你把一切都弄得乱七八糟,大力搅拌,然后让我来消化这碗汤。
据我理解,这座房子大约在那个时候买的/建造的,价格只是现在市场价值的“一小部分”,不是吗?肯定是个好价钱,也许甚至是个“便宜货”……不知道……不过现在已经30年过去了,你自己也引用了以前的价格;但那个价格现在已经不再适用了。税款就是在财产继承时才需要缴纳,我希望这还要很久才会发生。
我认识很多当时在东部卖东西的人,只是因为他们不习惯拥有这种形式的“土地财产”。我邻居,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当时以白菜价卖了这里整片地,现在上面建了12栋房子。统一之后,突然来了几个聪明人(这次不是西德人)……难道他现在还要因为当年买家们在统一后变得富有而对他们表示同情吗?我明天问问他……
为什么免税额在2008年准确定为40万欧元,以及这是否公平,可以讨论。事实是,当时我们继承房子是不用缴税的。现在我们必须支付一大笔钱才能保有它。越来越多的人都是这样。这是我唯一想指出的事情。
从事情本身来说,这里肯定人人都懂,甚至包括我!
但我也不能抱怨当时贷款利率是10%或者战争中继承的资产被蒸发。虽然可以抱怨,但谁会在乎呢?你觉得2007年按照旧免税额继承的人会怎么生气?或者那些错过资助三个月的人呢……
很多西德人曾经抱怨征收团结税,我自己也没得到啥好处,但那毕竟是对公共利益的贡献,尽管这笔钱并不总是被正确使用。我是被迫交的,没人问过我意见。
适用的是当时的法规,你我都可以不满,但因此感觉“失去家园”或被“实质剥夺财产”,我觉得实在有点过头。你并没有说你认为这项税应该修改,而是表达了你经济濒临崩溃,辛苦积累的家庭财富被国家摧毁。这在你的描述中已经是足够的戏剧性了,这不是人们自己臆造的,也是大家反感的地方。反感的是戏剧性,而不是希望修改税收。你应该重新读读你自己的文字。
令我惊讶的是,你没有回应过这里任何一个用户的建议,也没有具体询问,而是几乎固执地反复重复同样的观点,好像别人都不懂一样。
我们这里是不是背后隐含着一场东西德的讨论?我倒是觉得这很有趣,因为遗憾的是,社会中迄今还没有真正发生过这种讨论。在我们这个多元文化家庭里(我作为西德人就是那个多元中的一员),我们时不时地展开这类讨论,双方都会震惊于彼此内心深处那些仍然沉睡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