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otzenplotz
2018-09-21 19:38:04
- #1
作为双方的错误,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冒险尝试将两件事结合起来:帖子作者想要一个真正的“建筑师之屋”,也就是说在细节上有很多个性化;
你的定位描述得很正确。在与总承包商(GU)以及其他GU沟通后,我也有同样的顾虑。GU劝我打消了这些顾虑,说他们不是传统的GU,而是特别针对像我这样追求高度个性化的客户,配备了自己的建筑师,而且这与自由建筑师没有任何劣势,只是在后续施工阶段能享受到有经验的单户住宅建筑商提供的优势。因此,尽管有这些顾虑,他们还是积极争取并说服我签约。
GU公司总部离我家不到一个小时车程,我没有遇到不满的客户。他们通常做的是稍微传统一些的家常菜,只是覆盖所有价位范围。
我也这样认为。我也没听到什么负面消息,我们拜访并与一些参考项目的负责人交谈过。
我完全可以想象,他们可能从来没遇到过一个工地涉及这么多关键细节,他们可能会想“其他客户都满意,这里恐怕是业主或专家闹脾气”。
你可以这么认为。在我签合同前,他们就告诉我从来没有客户像我这样,合同中涉及这么多多减项和增项。我不认为他们对我怀有怨恨。我觉得他们对投诉处理非常淡定,能承受得住。我也听说其他项目的情况有时类似(比如我曾说过些积极的事情,他们说“人们一般只有在要抱怨时才会打电话”)。
在我看来,这里是两方结合,其中至少一方本该更果断地说“不”(尽管双方可能都没有预料到)。
从我的角度,我部分承认这是我这边的问题,但我并没有感觉如果选择别处会更好。这可能确实是GU模式的问题。那边的建筑师几乎是半自由职业的,他前阵子告诉我,由于标准问题,他们必须做出很大调整(当时正是关于露台门的标准设计——他们被告知首先需要按照什么标准来规划)。但是事实是,我们起初非常开放接受建筑师方案,可是尽管多次接触,还是未能实现它。所以现在就是这样,也并非全然不好。
如果让GU现在说不?我不知道。到目前为止,他们几乎都能很好地应对并解决问题,我没看到明显的利润降低。相反,他们在粗装修阶段会有可观的扣减,而我几乎无法将其完全或部分转嫁出去。
我觉得这既不有趣,也不合适,更是不被允许;不过这符合你在这里的整体表现。
这也不是我的本意。我这里只想进行内容和专业上的交流,从不想诋毁企业或具体个人。我远离那种行为。
引用:都是敲诈者。那么,合同会有一个合理的结局。
我看完你的回复后,又反思了自己写的内容,想再说明一点。我的表述不能这样搁置。特别是我要强调,GU并不属于我说的那种情况。他们确实有让我生气的地方,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我从未觉得他们是敲诈者。所以我本不该一概而论。我觉得他们的价格很公道。即使是合同签订后的变更,我核查过,也是相对公平的。好吧,如果他们能更宽容一些,或者在双方都可以改进的地方主动示好,我会更满意,但总体来说,我认为他们是可信和公平的。
我的发言实际上“只”针对内装工,我错误地一棒子打死了所有人。我恨不得当你签订合同,明确了服务内容后,却试图通过贬低其他服务来重新谈判,而不能准确说明和证明这些服务。这对我来说就是敲诈,但这在GU那儿出现较少——我在他们那里更多感受到的是组织混乱,流程和施工监理上的混乱,以及设计阶段缺乏提示和质询。
吹风门测试已经做了吗?
原本计划两周半后做。我催了一下,他们改为周三来。
指责外行选错了专业人员我觉得是废话。怎么会知道专业人员自己高估了自己?
我也这么认为。正如开头所说,他们还吹嘘过,对自己公司很自豪。如果我看到他们建设了什么,换个角度看,确实值得尊重。我得说清楚,不是非黑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