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Hansen
2020-07-15 11:37:14
- #1
但这不是关于个人的道德指南针。当时在银行,我也不觉得父母把婴儿的活期账户当作活期储蓄账户使用是合适的,因为儿童活期账户有1%的存款利息。一旦爸爸又嗅到了一个好的投资机会,钱要么重新以他的名义投资,要么如果个人储蓄免税额已经用完,就以孩子的名义继续投资。如果储蓄免税额用完了,就会为孩子申请一张免税证明,资本收益每年可免税高达8000欧元。然后爸爸买了新车,钱就会被取走。钱只是为了节税而被“赠与”,一旦需要就被收回。
我想说什么?有时会有一些情况违背个人的道德观念,因此被拒绝。最终,在上述例子和楼主的情况中,都是利用了系统中的漏洞,或者避免了税款,或者获得了转移支付。我对此不感到嫉妒,而是祝愿每个发现并利用这种漏洞的人都能如愿以偿。
这就是重点。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决定是否能接受这样的可疑手段。但同时也必须预料到,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这样。如果这种行为减少了,对人类肯定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