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staxx 窗户加热 - 经验?

  • Erstellt am 2021-11-13 20:56:37

RotorMotor

2022-09-26 15:36:04
  • #1
用光伏系统来美化这个低效的采暖系统是一种“有趣”的做法。

光伏系统其实总是值得的。要说这个低效的采暖系统比其他系统更划算,恕我直言,这并不合理。
 

OWLer

2022-09-26 17:08:54
  • #2
你好,Andreas,

我觉得你作为系统的制造商,愿意面对开放的问题和批评性的评论,这一点非常好。今晚我会用Excel查看你的数据。

但是:



这里我本来因为荒谬的内容就想停止阅读。我们不应该依赖数据表上的数字,但却要无条件相信你?我的热泵在过去11个月里的采暖运行年工作系数是5。

如果要引用研究,那就不要只说一半。据我所知,年工作系数2.6是指Fraunhofer的研究。但在一份新闻稿里也写到:


研究中只有5栋(?)建筑建造于2005年及以后,总体上只有16%的被调查建筑使用纯地板采暖。其余部分全部或部分使用散热器。

因此,绝不可与现代的KFW55建筑物——也就是用来对比的30kWh/平方米建筑——相提并论。

一方面我不应该相信所有的宣传册,另一方面我却用未翻修的旧建筑来作为年工作系数对比的依据。



那装了光伏的热泵房岂不是正-正能量房?它们甚至产生更多正能量?

对我来说,这仍然是在产品开发阶段“杀死你的宝贝”的典型案例,因为它只适合绝对被动式房屋。
 

Vestaxx GmbH

2022-09-26 19:09:49
  • #3
你好,

既然我已经表明了身份,那么你也不妨做个更详细的自我介绍吧。
你是从事什么职业,在哪个行业工作?当然,你也不必一定回答。
我感兴趣的是,你的年工作数值5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或者你是如何计算的。
也许你可以对此做个说明。

不过我们可以简化“年工作数值”这个话题(第一项研究怎样,第二项研究怎样),因为在考虑全成本时,这其实并不重要。毕竟,只谈热泵的——诚然较低的——能耗,只是事实的一半都不到。

举例:
如果你买了一辆四万欧的车,耗油少,那么你计算费用时,除了税费,还要扣除所有成本(折旧、维护、运营费用等),可以按每公里30欧分计算。
或者更好的例子是光伏发电系统:每千瓦时的成本是多少? -> 投资成本:在20年使用期内产生的电量(光伏系统寿命可达40年甚至更长——这里暂且不谈)。由此算出屋顶发电的电价大约是9到11欧分每千瓦时。

鉴于当前的环境,消费者肯定非常关心未来每千瓦时供暖的成本。我们的系统正是基于此。全成本=投资加运行和维护费用,并且会根据使用寿命来考量。我们在网络研讨会中详细讨论了这一点,并说明即使电力供应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免费提供电力(那真是梦想),全成本仍超过每千瓦时1欧元。

谈及把热泵用于零能耗建筑让我很感兴趣——不过你应该不是这个意思吧?再说结合使用(又没考虑投资成本)谈论超低能耗(Plus-Plus)建筑,很美好,但没有数据支撑。下次你可以做一下。

我注意到你是热泵的粉丝,这很好——真的。我绝不是热泵批评者(撇开年工作数值不说,以及没提是热泵出口处测量且忽略了分配损失)。从我的观点看,热泵适合那些特定供热能耗较高的地方,因为它们能帮忙节省能源。但在一个能耗极低、每平方米年度供暖需求大约30千瓦时的建筑里,比如说150平方米的房子,年工作数值假设为6,每年节省的能源为4,500 : 5 = 3,600千瓦时。

相比之下,电加热直接用电的消耗是每年4,500千瓦时,但有了光伏发电系统(投资额与空气源热泵相同),同一时间段内可获得13,500千瓦时的收益,即净收益接近每年1万千瓦时。且每一千瓦时都会被使用——无论是在家中,还是由其他网络里的使用者。

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要么选择不节省3,600千瓦时,要么选择多生产13,500千瓦时。

祝你晚上愉快。
最好的问候
Andreas
 

Vestaxx GmbH

2022-09-26 19:16:35
  • #4
… 哦,对了,关于“Kill your Darling”的一个备注:

我们早已不再处于产品开发阶段,而是拥有大约200个参考案例,包括非常满意的客户(我很乐意安排会议或访问时间),他们中的一些已经使用该系统度过了第五个冬天。而且这些并非绝对的被动房,而是各种类型的房屋的混合体(KfW55,KfW40 和 KfW40+)。
 

RotorMotor

2022-09-26 20:22:11
  • #5
试图通过一种与供暖无关的技术(光伏系统)来销售供暖系统的人,显然对供暖系统本身缺乏足够的论据。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0.92的性能系数明显低于其他现代供暖系统如今能达到的4甚至更高。

所以再说一遍,光伏系统必须(因为它不是供暖系统)且可以(通过贷款等方式)完全独立计算,并且会发现几乎总是值得投资。

谈到供暖系统,可以做这样的比较:
空气-水热泵与直接加热,或者空气-水热泵+光伏与Vestaxx+光伏的比较。
但光伏仅仅提供环境条件,就像房屋的大小和隔热一样。
遗憾的是,目前这种比较尤其困难,因为没人能预测电价。
在电价低的时候,我甚至看到直接加热系统有机会。

也可以看看环境表现,即制造和安装系统所需的能耗与整个使用寿命内的消耗相比如何。
但仅仅说直接加热比空气-水热泵便宜,因此可以投资其他有价值的项目,我觉得并不具有说服力。


既然已知,就应该去实现它。
根据一个大型数据库,2021年空气-水热泵的平均性能系数为3.73。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新建建筑,否则我很期待旧房直接加热的计算结果。 ;)


我现在没找到这个数据。
这是针对新建建筑的吗?


这里可以开始算账了,假设每千瓦时0.35欧元,每年多花1000欧元。
如果多花25000欧元购置空气-水热泵,回本周期是25年;
电价0.60欧元时约为14年。
如果用光伏发电8.2欧分/千瓦时,回本时间则是100年。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冬天供暖高峰期,屋顶几乎没有电力供应。
所以直接加热基本很难受益于光伏发电。


窗户的能量损失我很清楚,是向外散失。
但空气-水热泵的损失去哪儿了?技术间?那也没关系,毕竟在屋内。


很高兴您这么喜欢光伏系统,但这和供暖没有直接关系。
 

Vestaxx GmbH

2022-09-26 22:42:50
  • #6
试图通过一种与供暖无关的技术(光伏系统)来销售供暖系统的人,显然对于供暖系统本身没有多少论据。

你要么已经明白,要么根本不想理解,所以我这里再给其他人简单说明一下:

一栋房子原则上有三种能源需求,必须满足:采暖热需求、热水和家庭用电。为转换这些能量,住户需要转换设备(供暖系统)和能源。购置时有一个预算——这里暂且设为40,000欧元(无论如何融资——为什么他必须为光伏系统融资而不需要为热泵融资,你得给我们解释清楚。但你对问题不作回应—可惜)。

好了,现在他可以聪明地选择一个简单的供暖系统(红外面板或无维护成本的热窗)。或者他决定选择一个复杂的供暖系统,且每年有维护费用。选择红外供暖系统时,还有30,000欧元剩余,可以合理投资于能源产生装置。我认为这是——除其他外——维护免疫供暖系统最有力的论据。

我从未否认根据柏林工业大学最新测量,IR系统的COP仅为0.95,而热泵为4,但这也不是重点。光伏系统也不是供暖系统,而是能源产生系统,我相信如今每位屋主都想拥有大型光伏系统,来减少目前的依赖程度,遗憾的是这种依赖可能还会持续。我也赞同——它绝对值得投资!

空气-水热泵对比直接加热,或空气-水热泵+光伏对比Vestaxx+光伏,但光伏仅提供环境能量,正如房屋尺寸和保温效果亦是如此。不幸的是,目前的比较特别困难,因为没人能预测电价。电价较低时,我甚至看好直接加热系统的机会。

可惜错误。电价越高,越重要尽可能多地自产电。我再重申:单纯热泵系统没有能源产生者,以同一预算计算。但你没有认真看我的计算。数字不会说谎,请你评论我在论坛首次帖子的数字,这样每个人都能理解。

环境评估也可以看看。即制造和安装系统所需能量与系统生命周期内消耗的比较。
但仅说直接加热比空气-水热泵便宜,因此可以去做其他有利投资,我觉得不够有针对性。


感谢你的直接提问。那么请告诉我们家里一台带约2公里管路的热泵的碳足迹是多少。我可以告诉你我们的加热玻璃每平方米的情况:3克氧化锌加热层,2米铜带和2克银导电胶。与热泵相比,约小一万倍。还有光伏发电直接来自太阳,对比热泵用的电网电力。这真是个大乌龙!

老房装电直接加热仅有意义,前提是房子已达到新建设标准的保温。但我没专门讨论这个话题,且如果没保温,建议不要这么做。

这里可以开始算了,电价35欧分/kWh,每年多花1000欧。
空气-水热泵25,000欧元的价格差,回本期为25年。


这才有趣。你算3000 kWh × 0.35 €/kWh = 1000欧元节省。热泵25年回本。你怎么得出25,000欧元的价格差?现在一套包括所有的空气-水热泵大约要40,000欧元。那你这么简单计算且未算维护修理费的回本期其实是40年!但热泵多数寿命不过15到20年。20年后你得再买新热泵,而且价格肯定比现在贵。
你怎么用8.6欧分这个只有上网电价的补贴价格(一点都不是家用电价)算出100年呢,得给我们解释。

我理解窗户会有热量外散。
但空气-水热泵的损失去哪了?在技术房?那里可以,反正是屋内。


不,是在热量分配的位置——所以称为分配损失。即通过地板,有大面积传热面向较冷的地下。这与窗户的传热系数u值是类似的。以后可以算算。但现在扯远了。

很高兴您是光伏系统的粉丝,但它跟供暖无关。

嗯,如果假设供暖系统不需能量,也许。但供暖系统总要能量,我们用光伏发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供暖系统本质上是太阳能供暖系统。系统包含所有部分,而不能忽略自己不喜欢的部分。

我觉得公平的是,你多谈谈你那近11个月年度性能系数为5的系统,对我的问题做回应。试着算算一栋这样的房屋能源情况给我们看看。如前所说:数据可验证,你却一字未提全成本计算,也不关心带满意客户的推荐。

其实不值一驳,但我愿意接受任何合理数据支持的论据。
 

类似主题
06.12.2015热泵 / 终端能源需求 / 年度性能系数20
10.10.2017单户住宅中新型光伏系统及储能——经验分享39
10.02.2018受控住宅通风还是光伏系统?寻求决策支持,优缺点18
22.02.2018风冷热泵和水驱动的颗粒炉及光伏系统17
08.01.2020带后储热炉的光伏系统12
07.05.2020空气-水热泵、光伏系统和储能的协作38
15.01.2020颗粒与太阳能热能或光伏?37
24.01.2020资助的年度运行次数计算(计算参数和工具)29
05.12.2020使用太阳能热能的燃气?还是配备光伏的热泵?咨询149
09.05.2020光伏系统:一个房子需要多少千瓦峰值?80
04.05.2020无光伏系统的新建建筑中的热泵15
13.07.2020老旧建筑的供暖系统更新,选择哪种系统?49
15.12.2022家庭用电量,你们的用电量是多少?418
20.01.2021空气-水热泵每日消耗30千瓦时52
08.02.2022热泵在实际运行中有多复杂?78
06.09.2022建筑交接时,光伏系统和存储未完成18
09.04.2023计划对壁挂充电桩和热泵进行限流34
04.03.20242024年小型旧建筑的热泵和光伏成本20
30.07.20241915年的排屋末端,光伏系统?34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