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个系统目前不普及?
我可以给你一个答案。因为它是一个面向非常特定应用的利基产品。例如,在不能使用地暖的情况下进行翻新,而且能源消耗特别低。作为现有供暖系统的补充(比如用于浴室,或者因为地暖在特别低温时供热不足)。新建建筑,其能源质量实际上(而不仅仅是在纸面上漂亮计算)明显优于KFW 40。
因为必须始终牢记,电力消耗大约是传统热泵的4-5倍。只有在本身需要的能源很少的情况下,这才会有效。如果我通常的采暖费用是1000欧元,然后变成每年4000-5000欧元,这个系统就真的很糟糕了。
如果我每年采暖费用明显低于400欧元(我使用热泵无热水的采暖费用),那么用了这些窗户后我可能每年要烧掉1500-1800欧元左右。大约20年后,热泵才会有优势。但对我来说,还有地暖带来的居住质量,而不是“暖气片”。还有用地暖(轻微)制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