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正确……是谁把这些类别列出来的,好像它们就这样出现在《杜登》词典里?是的,我很想知道,如果一个学生写道:我觉得白人男性(此处类别可替换)没有被歧视,老师会怎么回复?那肯定会给个1.0的分数……
不过这本身还不算洗脑。学生应该用论据支持他的观点。如果他做得好,按年级也能得1分。如果他像你上面那样写(双重否定,没有理由),那肯定得不到1分,我觉得那样是对的,但这仍然不是洗脑。
只有当他很好地用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却仍被给了5分,理由是“事实就是这样”,那才算是洗脑。
嗯,说说哪里白人男性被歧视的例子?
根据具体情况确实会发生。
简单来说,作为白人(性别不限)在某些时间段走在某些街区。
作为白人男性,在某些圈子里你不能就特定话题发表被认真对待的观点,仅仅因为你是白人男性(比如:在以女性为主的群体中讨论性别工资差异,移民背景群体中讨论移民歧视,穆斯林群体中讨论激进伊斯兰)。无论你是否是该领域的教授且专门研究这个话题,都无济于事。作为白人男性嫁进土耳其、亚洲或其他强烈保留传统族裔背景的移民家庭,也常会遇到问题。
不过那是个人歧视,我认为这要和系统性、结构性歧视区分开。白人男性通常不太会因为自己身份难以找到住所、工作或得到路线指引,这更多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我(作为非白人男性)也不认同只有作为某群体成员才可以对该群体遭受的歧视做出有效判断的观点。或者说歧视只能发生于绝对的权力立场。社会上确实存在某些情形,一个——从社会角度看——少数群体相对拥有权力地位,也可以进行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