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新建筑中安装燃气供暖系统

  • Erstellt am 2023-04-11 14:47:10

xMisterDx

2023-05-02 12:27:03
  • #1
现在施乔尔什完全变得可笑了。如果说有人开发人工智能,那就是美国、中国,也许还有俄罗斯。
但绝对不是德国,那里年轻人的职业愿望是做网红或TikTok明星,超过50%的年轻人希望在公共部门工作,最好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就是兼职。

而且收敛点你的语气。可能你们那些没有前途的办公室工作根本不缺人,因为每两个里面就有一个人在学工商管理或者类似的无聊东西。
用中等水平的律师可以铺满街道。

在技术领域,从基层到高层都存在这种短缺,尤其是在那些你不是每天16:30就关电脑的人那里,而是有时直到完成工作才关。或者是在外勤工作。
 

Snowy36

2023-05-02 12:29:33
  • #2

你想什么都有。
房子,孩子,还少工作。
抱歉,老实说:如果你唯一不得不减少的就是运动或志愿活动,我一点也不同情你。你去跟你祖父母说说,他们会笑你。

而且你没有所谓的居家办公基本权利。那些在Aldi或者生产线工作的人会怎么说?
别误会,我自己也很喜欢用这些便利,但这是一种特权,不是权利。
 

Snowy36

2023-05-02 12:40:34
  • #3

只要有可能批判性地分析:一切都好。但正是这一点还不明确。

一旦结果变成那样,就不好笑了:

柏林自由大学学生议会:不进行性别用语的人不得提出申请

类似情况:批评随笔的人会被打低分。
 

chand1986

2023-05-02 12:45:34
  • #4
先生,动动脑筋……

工作多少小时是自由决定。没有人可以因为国家“必须对某人有竞争力”而来规定你的工作时间。必须?是想要!想要的人也可以多工作,问题在哪里?

这是因为竞争力也体现在人们在必要时自愿放弃的那部分财富上。否则,它通过“汇率”因素来调节。如果一个国家放弃工资成本增长,货币的变化通过相应的贬值/不升值反映出来。这决定了国际上的有竞争力价格。因为这个层面的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如果企业有机会获得绝对优势,比如把西方的技术和孟加拉国或尼日利亚的当地工资结合起来,那么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劳动力市场、每周工作60小时的条件也没用——以德国的条件某些事情根本做不了。
谁想那样做,就必须引进孟加拉国的标准——好主意。

关于志愿服务:各种志愿陪护在疫情封锁期间阻止了来自困难家庭的青少年全面堕落。对社会的价值比额外在阿尔迪超市摆货架4小时以便冬天晚上8点还能看到草莓的价值高出千倍。你们知道多少是有偿的脏活,而多少是无偿却宝贵的工作吗?
(但却讨论学校的洗脑,真酷!)
 

chand1986

2023-05-02 12:47:44
  • #5

那么你现在有了你所声称证明学校中洗脑的具体例子,还是没有?

当然,批判性地探讨内容是所有各种意识形态著作在学校被阅读的核心方面。der
 

Snowy36

2023-05-02 13:59:18
  • #6

正如之前所说,我的例子还不明确,基民盟的请求还在进行中。我也给出了一个大学洗脑的例子。如果这还不够,恐怕我也帮不上你。

对我来说,必须分析卢伊莎·诺伊鲍尔(Luisa Neubauer)有点让人不舒服。没人会讨论一个来自极右翼党的人的文章吧。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