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ffen80
2016-02-11 17:26:12
- #1
我没有说过人们应该像傻子一样去负债,因为最终无论如何都会通过个人破产来解决。考虑的出发点总是一个体面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债务人,具备相应的条件,却因非自身原因陷入财务困境。
关于“净资产”,你们俩都假设你们的房子出售时能赚到比剩余债务更多的钱。但如果事实并非如此怎么办?在目前这样的黄金地段和环境下——这可能没问题……但是在10到15年后,一个典型的小城镇独栋住宅,如果必须在一个月内卖出,情况会如何?
更何况,这并不仅仅是决定是否把现有的自有资本投入房产融资的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准备好了先攒10年(甚至更久)的钱,同时承受买房的经济压力,却在这段时间内无法享受房子的优点。更困难的是,如果达到一定水平,长期攒钱甚至不划算(见上面的计算),即使最后不至于陷入经济困境。
简而言之:“安心睡觉”固然重要,但考虑到有限的生命时间,我是否愿意为了避免在“最坏情况下”(且概率较高)陷入个人破产,宁愿多等6到7年才能拥有自己的房子?
也许还有些人对此会回答“是”。我认为思考“保障清单”上的其他事项更优先,比如保险、养老、子女教育等,钱很可能早就不够用了。
我们积攒了超过10年……从20岁出头到35岁,我会同样再做一次。搬进去时我36岁。过去几年我们可以轻松自在地租房生活,享受生活。我们也能过得很好,不必纠结什么更重要,是花钱在花园还是度假?我们没有承受独栋住宅带来的负担。身体上的(花园等)和对财产的责任,没有人应该低估。20多岁时,人们通常还在打拼职业生涯……到了30多岁,情况往往好很多。那时人们找到自己的定位。还有“学会储蓄”的效果。
问候,Steff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