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实把“verbrennen”(焚烧)加上了引号。当然我清楚,我为此也会得到一份回报。新建房屋的条件会有所不同。地皮的价格可能会略有上涨,但在我考虑的那个区域这仍然是可控的,因为那里的每平方米价格还不到200欧元,也就是说它们大约只占总预算的25%到30%。纯粹的建筑成本上涨幅度合理,如果我三年后建造房屋,那房屋也会比现在年轻三年。二手房目前(并且未来五年内很可能也是如此)价格每年轻松上涨4%到5%。而且许多已出售的房屋本身就比较旧,因此年龄相差三年通常不会有太大区别。此时,房屋的整体状况或翻新程度才是更关键的因素。
现在回到我的计算:
我打算每月偿还大约1500欧元贷款,并计算约500欧元的附加费用(这可能需要针对选定的房产做更精确的预算)。也就是说,月支出约为2000欧元,期限约25年(如果我以36万欧元贷款额、2%利率和3%偿还率计算,则期限为24年)。如果我等待4年以积累更多自有资金(假设这足以达到20%的自有资金比例),那么在相同条件下(29万欧元贷款额,2%利率,4.2%偿还率)我可以在19年内还清贷款。实际上,我会提前一年还清贷款,而且可能会因为自有资金更多而获得更低的利率。相对较高的偿还率使得0.3%到0.5%的利率差异不至于造成太大影响(大致相同的贷款期限,每月负担减少50欧元)。如果考虑提前1年还清贷款,或者更保守地规划1.5年提前,那么差额为1500欧元×18个月=27000欧元。假设我四年之内要攒下7万欧元,每月需要额外支付1450欧元,这加上我1100欧元的暖气租金,总共2550欧元,比房贷及附加费用共2000欧元多出550欧元。550欧元×12个月×4年=26400欧元,大致相当。钱要么付给银行,要么付给房东(我基本上更喜欢房东,但最终我也很自私)。要么我完全算错了,要么事实上两者差别不大。当然,我还得考虑,未来可能会获得更优惠的贷款条件,但另一方面,房屋价格也可能上涨。最坏的情况是价格上涨10%,那我还需多攒两年钱。假如我每个月存1000欧元以达到目前相当的月支出水平,那么我得存六年,这让这个计算更不利。
两种方案的变量数量大致相同,风险都存在。另一方面,现阶段买房的优势是我可以马上住进新房(空间更大,没有其他住户,可以自由装修等等),而且这27000欧元不是现在得付,而是23年后才需要支付。当然这只是推迟支付,但从一方面来看,最终多付一年可能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现在每月多支付500欧元,而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20年后工资很可能比现在高得多。
或许我现在想得过于天真,但单从经济角度看,我暂时不明白攒自有资金有什么优势,除非考虑到如果在头几年“被迫出售”,可能会大幅亏损。反过来,大部分自有资金也就没了,对我来说区别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