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真不是什么神秘的本事。每月定投ETF,投资于广泛分散的指数和/或分红基金,就够了。这样你可以经历股市的所有起伏,长期获得6-8%的年回报率。没有压力和忙乱。
但这并不会让你更快乐,因为你依然没有房子,带钱进坟墓只有当你想去地狱才有意义。
其实我们本来不想盖房子。但遗憾的是,20公里范围内的现有物业已经变得相当昂贵,且带小花园的负担得起的出租房非常稀缺。
20公里的范围也有点可笑,一个从郊区(35公里外的城市)通勤15年,每次单程花费半小时的人这样说。这很正常,不算长,也不难。这是每个主要收入者都可以做到的。对于450欧元兼职员工来说,这根本不成比例,我个人也不认为人们有这个期待。
作为后来者和这里的默默读者,我对那些说10年前盖房子只花了一半的钱,以及理发师毛收入2300欧元并且税后小费可以拿到2000欧元的说法忍不住笑了。
不过吧。
或多或少,我可以同意这些观点,人们很贪婪。(K+K)
无论是房屋标准(160平米以下的房子,儿童浴室,雨淋淋浴和砖砌双车库)算是社会房,还是地段(市中心便宜的建筑用地,但要交通缓和),或者放弃连栋或双拼别墅,甚至只分割成独立单元,房价都大幅上涨。
我第一次贷款建房时利率超过6%。那时收入较低的妻子除了半职工作外,还得晚上打零工补贴家用。
虽然那时候建房比现在便宜,但那时薪资也没有停滞。
我认为,如果愿意,很多人其实可以适应周围环境。一个大城市收入是Friedrichskroog公交司机两倍甚至三倍的人,不必苛求相同的居住环境。反之亦然。
同样,城市的外出托儿服务优于乡村,在乡村伴随房价较低,妇女和母亲更可能留在家里。某种程度上,如果不是贪婪或嫉妒,大家都能幸福。我知道,并非所有人如此。人类就是喜欢比较。如果勤奋,就应该充分利用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
但人总是感到不满足。不管是35小时工作周还是育儿假都是如此。
当一切都合适时,人们会想为什么同事买了更贵的车,或者邻居怎么能有那么多假期。
现如今,如果不跟上iPhone、Weber烧烤炉、TM或奥迪,人们自己就会把自己从中产阶级推下去。(当然还有那些被视为秘密武器的平行品牌)现在去土耳其的人,已经买不起像样的假期。我们给自己施加压力。能够与自己和解的人值得钦佩。这是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