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没有自有资金的情况下融资40万贷款?净自有资金为4500欧元

  • Erstellt am 2020-06-25 19:07:10

pagoni2020

2020-07-03 12:30:54
  • #1

哎呀,我几乎要问问你的年龄和背景了,既然你提出了这么激进的论点。
纯属巧合的是,你几乎准确描述了我亲身经历的环境和时代,而不是仅仅从书本或乡土电影中了解。正如一直以来一样,读过或听过的东西,与亲身经历有着天壤之别。
我父亲下班后吃完点心就直接去下一份工作,或者去菜园里种菜,因为当时没有超市,也买不起。母亲怀我怀到第八个月,每天清晨徒步两小时到森林,在那里工作八小时,然后再徒步两小时回家。家里没有在家办公的丈夫(他在另一份工作岗位上工作到晚上八点),也没有洗碗机或洗衣机,只有一个放学后独自在外玩耍或寄宿亲戚家的孩子,直到妈妈回家。没有孕期准备课程等我们今天拥有的美好条件(我只是听说过),而且我也是在家里出生(搬家期间,在客厅里)。
你说的……抱歉……完全是胡说。60年代的土地(我们那块是420平方米)通常也用于自给自足,完整的地下室是用来储存水果、土豆、食物等(而不是桑拿、健身房),而且真正拥有大居住面积的只有极少数人(我们两户人家合住90平方米、一间浴室加一间客用卫生间)。当时没有那么多建筑公司,因为那些建筑工人自己就站在自己的工地上,从早到晚第一批到,最后一批离开(现在俗称7×24小时)。
你所说的今天所谓的“平均收入者”与当时完全不同(现在还有优惠的集体合同、职业伤残保险、各种保险)。如果你必须以你所描述的标准生活,你整天会哭,而不是抱怨被迫建节能房——抱歉。
1960年代大多数没有中央暖气,而是用热水器和木炉,几乎没人有汽车(我们的上学路程是步行五公里,去游泳池是七公里,单程)。
你说“只有一个车棚”,哎呀……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汽车,家里旧自行车靠着房墙摆着。
我不知道你看了哪些电影,或者可能有人不想冒犯你这个在60年代建房子那代人,但你只要说一句话,就知道你是在听一个童话,或者是在讲极少数人的故事。
利率??可能还有10%也说不定?普通老百姓(你称他们“平均收入者”)根本不知道,因为他们连投资的钱都没有。你明显是在谈论当时极少数人的情形,这一点你应该提及。
我觉得你这样在2020年的德国抱怨,并美化60年代旧时光,实在是既可气又狭隘,因为你对那段时间一无所知。
我看得出你明显很痛苦并在抱怨,抱歉;但这和那个年代或者德国没关系,即使现在也有很多事情值得批判。
我可以带你去世界上的地方,那儿如今的生活大致和你说的60年代那代父母的生活差不多。你只要在那儿生活一年,条件完全一样;而不是坐游轮一日游,或者“拜访当地人及其所谓传统”……而是真正的生活,带着所有的副作用、恐惧和担忧。
我再说一遍,你会哭着回家,再也不来那里,且……你不会再随意评判你完全不懂的事情。
 

pagoni2020

2020-07-03 12:45:08
  • #2

是的,同意。
我们是“新建区”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完全不同于今天)。
整条街没有人有电话,只有两辆车(长街道),没有公交车(可以在街上不停地玩耍),我们和邻居是在1971年才有电话的,电视也差不多(2个频道,17点到23点)。
字典里没有“订阅”这个词,倒是有打折券和牛奶罐。虽然听起来可能有点悲伤,但其实完全相反。就像现在的孩子比起公主房,更喜欢在泥地或工地坑里玩耍一样。
生活水平不仅变化了,而且爆炸式增长了,不过我还是挺喜欢这样的。我们这些孩子倒是跟着一起长大的,现在有些孩子甚至主导了家庭生活,父亲都吓了一跳——。
建房是一种苦差事,能从每个家庭成员——直到爷爷的手和脸上看到。
我不想再过那样的日子了,拜托不要了,但这里有人可能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手里拿着一杯加州葡萄酒。
 

OWLer

2020-07-03 16:47:23
  • #3
情况确实是这样的。当然,以前建房子有时会更容易一些。但那只是因为当时根本没别的地方可以花钱。那个(非常贵的)Metz维持了20年,不管是花1000、2000还是4000,可能没人太在意。

我最近和我奶奶聊起她当年的建房事。1955年他们在一片农田上建了房子,周围什么都没有。也还没有超市。但已经有类似于今天的总承包商的东西。其他房子或者说路都是1960年以后才有的。家里住了三代人。奶奶住楼下,楼上住四个人,一楼有一个公共厨房。集中供暖是10年后才有的。之前楼下客厅和楼上都用煤炭取暖。为此——还有自己种的蔬菜——有地窖。第一辆车是1970年才有的。

但现在我奶奶拥有800平方米的土地和一栋漂亮的独栋房子,土地价值每平方米250欧元。

无论何时,建房都是昂贵并且需要牺牲的。不过我现在的情况明显好很多,因为我面临的问题是热泵的优化设计和自动遮阳系统,而且我仍有足够预算去定期度假。我不想换成以前的生活。

不过我写这些话时用的是两台显示器连接的“游戏电脑”,旁边放着MacBook和iPad,我妻子在用她的笔记本工作,她的iPad估计也放在某处。哦,对了,公司笔记本还放在自行车包里某处。我不愿意把这些新购设备的价格加起来算一算,以说明为什么我觉得现在建房这么难。这其实就是今天人们理所当然的消费和标准。
 

pagoni2020

2020-07-03 17:00:51
  • #4
你描述得非常好,我目前的情况在技术、工具以及其他方面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也是件好事,为什么要让生活变得比实际更难呢?并不是说今天没有问题,每个人的问题(包括一例)感觉上和我当年作为贫困父母的孩子时一样沉重。我完全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有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现在我在选择楼梯或供暖技术方面比以前决定建双户型住宅更为困难。尽管如此,我还是能,也应该认识到,那代人绝对没有过得更轻松,也不是轻易就能建起梦想的家。你刚刚听了你奶奶的话,因此你知道。如果你跟她说她当时借钱是因为能拿到6-7%的利息等等,她会说......孩子,我告诉你件事——然而,他们以自己简单的方式过上了好生活,几乎都是靠自己努力工作而来的,这点他们完全可以骄傲。是的,现在很多事情也很难,但前面那位的苹果梨子比较是站不住脚的。我们所有人(包括我)都会很难回到从前的生活状态。
 

hampshire

2020-07-03 18:24:11
  • #5
时间和价格的比较是徒劳的。我们今天能从过去学到的是:在那些更简单、标准不那么复杂的时代,人们依然能够生活得非常满意。
我在这里读到很多这样的说法:如果房子建在贵重的土地上,那么房子就必须比平时更贵;漂亮的房子旁边开简单汽车显得寒酸;必须一开始就在户外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这和那就是“标准”……
我们变得非常挑剔,有时甚至比我们的钱包所允许的还要挑剔。我们相互施加社会压力,说“人们”应该拥有和做些什么。这让人不满足。
我不再参与其中。对于月净收入4500欧元的房主,我也有相同的建议。自己决定,设定优先级,坚定地放弃。
 

BackSteinGotik

2020-07-03 23:42:29
  • #6

这也是我认为你在回顾三代人时有些忽视的关键点。所描述的就业活动当时肯定不是收入最高的15%-20%。而如今(有例外)只有这些人能靠“自己双手的劳动”承担一个新建项目。现在,要启动一个50万欧元的新建项目,没有一定的收入和最好还有资本是不可能通过节俭实现的。
另一个点是——60年前只有一个方向——向上,总是变得更好,人们也确实有这种感觉。现在情况并非如此。当然,你能以很低的价格买到花哨的东西,但满足感也相应地很高。“一台无人机要100欧元。手机功能齐全,几乎免费。你拥有的流媒体内容比你三辈子也看不完。但那种一切都会变得更好的感觉,肯定不复存在了。价格越来越高,能跟上步伐的人越来越少。房屋建设方面尤其如此。
 

类似主题
08.07.2013还款是否符合收入?——这样的融资可行吗?14
17.08.2013融资报价 - 利率可以吗?你们的看法...10
02.09.2013贷款50万欧元 - 每月收入能否申请?17
15.11.2013以这种收入进行融资现实吗?有经验吗?11
21.01.2015哪种贷款负担适合哪种收入 - 经验?22
08.04.2015融资咨询报价 - 利率可以吗?15
18.04.2015当前利率下,住房储蓄合同是否仍然有意义?10
28.06.2015建房 - 利率差的住房储蓄合同23
28.05.2016年金贷款 - 提供的利率 / 关键点?17
22.06.2016TA贷款有意义吗?利息和贷款报价都可以13
29.08.2016我们负担得起吗?收入 / 投资 / 股本131
27.03.2017远期贷款 - 现在就锁定利率?53
25.10.2018你们如何考虑从购买土地到搬入期间的利息?59
22.04.2019高担保但流动收入低的房地产贷款35
08.10.20191954年房屋中央供暖改造费用16
12.09.2021购房融资:多少自有资金(在低利率情况下)?27
11.07.2022尽管利率和建筑成本上升,建房是否仍然现实?54
29.09.2022固定利率的高利息,灵活贷款的替代方案?54
22.03.2024尽管利率高,房屋购买融资?24
06.05.2024收入良好但自有资金较少的新建项目财务规划81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