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aralina87 2020-06-28 14:27:33#2真是个多面手的男人!(终于有人认清了:一旦女人有了与男人不同的观点,她就被认为是刁蛮,而不是有独立思考能力——你今天为人类带来了多少发现,真是令人震惊!) 以后这里所有新人只需问你,凭你的资格你就能即兴判断融资是否可行……实际上论坛的财务部分都可以关了!你到底这段时间都去哪儿了,当时还有不少用户错以为这个问题是个个别情况?在你面前,连大佬都显得是个小人物! 亲爱的Ybias,我乐意把最后的话语留给你,但我随后就退出讨论了,和“全知先生”讨论对我来说实在太累……弱势性别之类的,抱歉。
真是个多面手的男人!(终于有人认清了:一旦女人有了与男人不同的观点,她就被认为是刁蛮,而不是有独立思考能力——你今天为人类带来了多少发现,真是令人震惊!) 以后这里所有新人只需问你,凭你的资格你就能即兴判断融资是否可行……实际上论坛的财务部分都可以关了!你到底这段时间都去哪儿了,当时还有不少用户错以为这个问题是个个别情况?在你面前,连大佬都显得是个小人物! 亲爱的Ybias,我乐意把最后的话语留给你,但我随后就退出讨论了,和“全知先生”讨论对我来说实在太累……弱势性别之类的,抱歉。
PPyneBite 2020-06-28 14:55:23#3 总体来说,也得说,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在生活中通常做什么和想要什么。一个家庭如果每年至少去滑雪度假一次,每年还想在稍微贵一点的海边地区进行一次两周的全包度假,那他们每年就需要比那些觉得两周住普通酒店或露营足够且很开心的家庭多出几千块钱。去吃牛排餐厅,一个月1-2次,每次牛排30欧元左右,或者更喜欢自己在家烤牛排——或者其他的餐厅消费。喜欢经常买很贵的新衣服或者不太日常需要的新科技产品,还有其他昂贵的爱好……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自己要真实地审视自己的开支,考虑将来是否可能想在爱好上花更多钱(比如“我以前从来没去过度假,但一直梦想每年去一次高级酒店住两周”)。还要把不可预见的情况(也许以后会成为技术迷)纳入预算,同时也要考虑到很多东西“越来越贵”的事实。物价涨幅有时候比自己的收入涨得还快。还要把可能出现的房屋或设备维修费用算进去。洗衣机、炉灶、也许还要换个新沙发、新电视等,这些都会时不时出现。不过这里还有个问题:500欧元的电视够用,还是想要2000欧元甚至更贵的最新款,或者选择一个中庸的方案。预算时对自己要诚实,不要自欺欺人。宁愿最后留有更多钱,也不要因为房子而在业余生活中失去快乐。 接下来,诸如“净收入4500欧元太少或者足够”的说法,总是个“生活态度”的问题,涉及太多因素。最终你得把自己每年的真实开销和收入列个清单。扣除所有固定费用后剩下多少,这些剩余能否涵盖突发费用,而且不用每天生活中放弃什么东西。 终于有一篇理智的帖子了!
总体来说,也得说,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在生活中通常做什么和想要什么。一个家庭如果每年至少去滑雪度假一次,每年还想在稍微贵一点的海边地区进行一次两周的全包度假,那他们每年就需要比那些觉得两周住普通酒店或露营足够且很开心的家庭多出几千块钱。去吃牛排餐厅,一个月1-2次,每次牛排30欧元左右,或者更喜欢自己在家烤牛排——或者其他的餐厅消费。喜欢经常买很贵的新衣服或者不太日常需要的新科技产品,还有其他昂贵的爱好……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自己要真实地审视自己的开支,考虑将来是否可能想在爱好上花更多钱(比如“我以前从来没去过度假,但一直梦想每年去一次高级酒店住两周”)。还要把不可预见的情况(也许以后会成为技术迷)纳入预算,同时也要考虑到很多东西“越来越贵”的事实。物价涨幅有时候比自己的收入涨得还快。还要把可能出现的房屋或设备维修费用算进去。洗衣机、炉灶、也许还要换个新沙发、新电视等,这些都会时不时出现。不过这里还有个问题:500欧元的电视够用,还是想要2000欧元甚至更贵的最新款,或者选择一个中庸的方案。预算时对自己要诚实,不要自欺欺人。宁愿最后留有更多钱,也不要因为房子而在业余生活中失去快乐。 接下来,诸如“净收入4500欧元太少或者足够”的说法,总是个“生活态度”的问题,涉及太多因素。最终你得把自己每年的真实开销和收入列个清单。扣除所有固定费用后剩下多少,这些剩余能否涵盖突发费用,而且不用每天生活中放弃什么东西。 终于有一篇理智的帖子了!
MMaschi33 2020-06-28 15:23:49#5我可以办到。我们的贷款大约是420,000到450,000欧元。我们通过土地带来的自有资金大约是130,000欧元。净收入超过6,000欧元(双方收入都接近3,000欧元)。两个工作都很稳定。已经没有生孩子的计划了(一个孩子,8岁)。我在考虑我们是否能应付得来。可能是主观的。但我们的条件要好得多…… 这当然是因为我总是把家庭放在心里。万一……有钱的家庭更容易出现问题,等等。宁愿幸福地住在一套公寓里,也不愿在房子里精打细算每一分钱。 你属于那种因过度强烈的安全需求而显得特别的人。在这种表现形式下,几乎可以称之为一种情结。我只是想指出,这也可能极大地阻碍个人的自我实现。你自己已经注意到了:“我在考虑我们是否能应付得来。” 这句话在你们的条件下当然与现实不符。单纯客观地看(家庭的平均支出等),只有当一个人过着相较于普通大众非常奢侈的生活方式时,才可能应付不过来。
我可以办到。我们的贷款大约是420,000到450,000欧元。我们通过土地带来的自有资金大约是130,000欧元。净收入超过6,000欧元(双方收入都接近3,000欧元)。两个工作都很稳定。已经没有生孩子的计划了(一个孩子,8岁)。我在考虑我们是否能应付得来。可能是主观的。但我们的条件要好得多…… 这当然是因为我总是把家庭放在心里。万一……有钱的家庭更容易出现问题,等等。宁愿幸福地住在一套公寓里,也不愿在房子里精打细算每一分钱。 你属于那种因过度强烈的安全需求而显得特别的人。在这种表现形式下,几乎可以称之为一种情结。我只是想指出,这也可能极大地阻碍个人的自我实现。你自己已经注意到了:“我在考虑我们是否能应付得来。” 这句话在你们的条件下当然与现实不符。单纯客观地看(家庭的平均支出等),只有当一个人过着相较于普通大众非常奢侈的生活方式时,才可能应付不过来。
YYbias78 2020-06-28 15:39:52#6 所以你属于那种有过度强烈安全需求的物种。在这种表现下,几乎可以称之为一种情结。我只是想指出,这种情况也会严重阻碍自我实现。你自己也已经感觉到了:“我在想我们是否能应付得来。”在你们的条件下,这种说法当然与现实无关。客观来看(家庭平均开销等),除非你过着比普通人群极其奢侈的生活方式,否则是无法应付不了的。 为了结束这个话题,也不让它偏题太远,我引用我女教授的一句话:“说得超过‘干杯’的人,是个多话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干杯”。
所以你属于那种有过度强烈安全需求的物种。在这种表现下,几乎可以称之为一种情结。我只是想指出,这种情况也会严重阻碍自我实现。你自己也已经感觉到了:“我在想我们是否能应付得来。”在你们的条件下,这种说法当然与现实无关。客观来看(家庭平均开销等),除非你过着比普通人群极其奢侈的生活方式,否则是无法应付不了的。 为了结束这个话题,也不让它偏题太远,我引用我女教授的一句话:“说得超过‘干杯’的人,是个多话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