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没有自有资金的情况下融资40万贷款?净自有资金为4500欧元

  • Erstellt am 2020-06-25 19:07:10

Ybias78

2020-07-04 17:28:53
  • #1


那你怎么想到员工了?这里居然有喷子。对此我只想说一句:“没点儿常识就闭嘴。”(引用结束)
 

Jean-Marc

2020-07-04 17:53:36
  • #2


作为80年代初的孩子,我当然得依赖前辈们的说法。你所描述的一些内容和他们的说法一致,另一些则不太相符。
但我并不是想在这里比较木炉和中央供暖。没人会否认60年代的生活舒适度不及如今。

不过我的论点并不是说过去一切都更好,而是说2020年普通收入者从纯粹经济角度看,买房变得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个论点尤其被房地产价格指数所强有力地支撑。
遗憾的是这里不能放链接,但该指数每个人都能轻松查到。

(*普通收入者指的是养老保险中的平均工资)

60年代的数据不完整,该指数从1975年开始,所以我们就比较70年代后4年和2010年代后4年的价格变化吧。

这里举例的是一栋普通的独栋住宅和普通土地。
中位数(指数=100)是1990年。

1975年至1976年价格指数:45.2 / 46.9(+1.7点)
1976年至1977年:46.9 / 51.5(+4.6点)
1977年至1978年:51.5 / 57.0(+5.5点)
1978年至1979年:57.0 / 65.8(+8.8点)

对比下面这几年的数据:

2015年至2016年:172.8 / 184.8(+12.0点)
2016年至2017年:184.8 / 203.2(+18.4点)
2017年至2018年:203.2 / 221.0(+17.8点)
2018年至2019年:221.0 / 237.2(+16.2点)

近几年价格跳升明显,当年根本没有这样的增长。1995年(130.8)到1998年(126.4)间指数甚至有所下降。恭喜当时买房的人。

2000年代价格基本持平:2000年(130.8)和2009年(134.4)。

2010年开始价格飞涨,最近3-4年涨势更猛:

2010年 = 133.9
2011年 = 138.2
2012年 = 143.6
2013年 = 152.0
2014年 = 164.3
2015年 = 172.8
2016年 = 184.8
2017年 = 203.2
2018年 = 221.0
2019年 = 237.2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利率更低,但这个优势被必须投入更多自有资金以获得最佳利率的事实所抵消。普通收入家庭在这方面越来越吃力。面对如此快速的价格上涨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老一辈今天说年轻人买不起房只是因为消费太多,那完全是片面的。正如上面所说:仅靠节约消费,在如此迅猛的价格涨幅下,普通收入者也无法实现买房梦想。
 

HilfeHilfe

2020-07-04 18:02:28
  • #3
我也这么认为,所以我对钱有一个健康的态度,不会让自己被剥削。
 

danixf

2020-07-04 19:01:30
  • #4
我基本上同意你的看法,但现在的娱乐设备比以前多得多。如果单单考虑现在每个人拥有的各种电子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等,花费就是几千欧元了。而且手机在很多人手中最多使用两年。此外,网上花钱的速度也快得多。只需两次点击,新衣服就送到家,而且不用在周六下午费劲动身。还有一些以前没有的持续消费,比如Netflix、Spotify、Amazon Prime等。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消费品。
 

Ybias78

2020-07-04 22:30:02
  • #5


这很有趣。这就像新生和自以为是的高手一样。根据净收入推断毛收入。
举个例子,只给你看:
净收入:3000欧元
+ 650欧元公务用车
+ 500欧元企业养老保险
+ 1000欧元公务住房(我们有几个)
= 扣除西装后的净收入5150欧元
再加上税级IV = 毛收入?

不过这是典型的业余错误,从净收入计算毛收入并进行比较。嗯,你就是个菜鸟
 

pagoni2020

2020-07-04 23:08:02
  • #6

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分析,谢谢。我也一直希望能保持学习的态度!
2006年,一个朋友想卖一套房子,但几乎找不到买家,而且价格低得离谱,远低于现在的水平,那是一栋非常漂亮的2.5户型连体住宅。
后来那套房被分割成多个产权单位出售,每个单元的价格和需求都有明显上涨;最后一套主宅发布广告不到一天,卖价就超过了2006年他未能卖出的整体挂牌价。最终价格非常高,之前根本无法想象。
但——回到你的观点,他买时也得支付同样疯狂的价格。
收入通常跟不上这种涨幅。
我认为这种房价的疯狂上涨(可能还会继续)可称为病态,你完全正确。仅靠储蓄或节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自己有孩子,可能和你年龄相仿,也了解他们的处境。
我之前的反驳更多针对听到的那些酒馆段子,比如“存钱就能盖房”或者说“以前买房很快,因为一切都简单多了”。
我认为房屋建设虽然名字没变,但实质内容已经截然不同,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为了不冤枉任何一方,我尽量在评价当前艰难局面时,不把它放到遥远过去的生活场景中去对比。
 

类似主题
10.09.2015用这部分自有资金和净收入建房可行吗?12
22.02.2016用我的净收入进行建筑融资可行吗?17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