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要做一个阶段性总结,主要基于用户nordanney(谢谢)的陈述,那么并没有法律规定要求每家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必须强制执行某些条款。这本身是令人欣慰的,因为这意味着存在一定的谈判空间。当然,每家银行有各自的内部规定,这些规定可能差异很大,这是显而易见的。
:
仅供理解:
如果一间银行向没有工资且没有自有资本的无家可归者发放一笔100万欧元的贷款,从银行监管法角度看这是合法的?当然没有银行会这样做,但银行因此不会与任何贷款监管机构发生问题。这样说对吗?
现在谈谈你们银行的具体要求,特别是要求6%的年偿付额:
我假设这6%的年偿付额不仅仅针对新贷款,也包括所有已存在的固定利率贷款。(否则对我来说情况会更有利)。
具体来说:
贷款总额:535,000欧元。6%约为每年32,000欧元,或约每月2,670欧元。两套出租公寓的月租金总收入约为1,850欧元(非常保守;我甚至可以把目前租金提高)。其中80%会被计入收入,也就是约1,480欧元,可用于偿还贷款。差额约为1,200欧元,或每年约14,500欧元。
我还有股息收入/利息收入(不考虑资本增值,那么这些收益是否也被贵行视为收入(例如累积基金债券,它们并不产生持续收入?))。去年约有5,000欧元,月均400多欧元。
还有一点我忘了说:我有一笔遗产,并从完全还清贷款的房地产份额中获得约500欧元的月租收入。因此银行还会计入约400欧元每月。再加上遗产分割过程中我每月得到约200欧元(没有公证合同,但我确实拿到这笔金额)。这些收入银行会计入吗?
根据我的计算,除去退休金,我现有的银行相关收入约为2,480欧元。因此距离满足6%年偿付额还缺约200欧元每月。
现在我说,我生活费只需1,300欧元,剩下的200欧元可以拿来支付你们假设的6%年偿付额。
那么你们银行设定的每月生活必需费用是多少(针对无需支付租金的人)?
(还有一种可能:因为还未计入所有时间,养老金可能还会上涨,但此事正在处理中,尚未确定)
在我看来,你们银行关于6%年偿付额的偿债能力条件已经满足。否则谈话不会在几分钟内结束并拒绝贷款吗?
如果是,那具体原因是什么?
现在我回到计划持有7年的问题:
我清楚10年税务相关的情况,只是我起初选择了银行最有可能同意贷款的方案(即计划持有7年而非10年)。
我一直不明白的是:
为什么不能用某些质押的资产作为6%年偿付额中持续收入的替代?
例如:
1.
粗暴方法:我质押给银行10万欧元现金。(当然这没多少意义,因为钱不会帮我赚钱,反而可能还需支付负利息)。这可以完全保证未来7年贷款的还款。(遗产方面情况会好很多,这10万欧元纯粹基于每年1.45万欧元的差额,仅考虑含贷款的待出租物业租金)
2.
我质押我的人寿保险。我打算保留到期不动。还有一只保守的投资基金。还是说人寿保险流动性太差,不能用来保证偿债能力?
还是说银行法律上(或内部规定)必须假设贷款在最终偿还前必须持续偿还,即使客户多次声明虽然有违道德,他们只打算持有物业7年?
如果银行同意这种做法,我也想了解一下对应10年期限的方案。
我必须坦言,你们银行至少有一半我认识的熟悉其收入和贷款情况的人,是拿不到你们贷款的(因6%年偿付额限制)。
尤其是那位5百万欧元贷款投资者,在多家大银行都有贷款(但不是我这家)。
你们的6%年偿付额是绝对的排除条件吗?如果潜在客户的年偿付额是5.8%呢?他一定拿不到贷款,还是会获得利率稍高的贷款,或者有时也能通融,利率和7%偿付额相同?
@所有人:
你们知道哪些具体银行内部关于偿债能力的规定?
:
好,我会关注这个群,看能否获得更多信息。
:
我具体该问我朋友什么?我已经跟他谈过我的情况;他也不太懂我这种情况的贷款政策。他总是轻松拿到贷款。但你据说是银行家,应该非常了解情况,但你的发言没帮到我。
总体来说:
我不想在这件计划行动的合理性上进行原则性讨论。只说一点:我几乎确定,在我打算购买的城市群,价格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上涨(除非发生原子弹爆炸或毒气袭击等恐怖事件;但那时讨论投资是否划算已经无意义——即便还能做些什么)。
首先,现在几乎所有能获得贷款的人都选择购买而非租赁(或许许多前债券投资人因低息而转投房地产),而由于欧洲央行仍将维持低利率政策一段时间,购房趋势预计持续。其次,与绿地不同,城市群几乎已完全建满,房源供应不会大幅增加,企业扩张与新设立带来更多岗位;但人们愈发懒惰,交通拥堵加剧,导致城市对住房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房价。尽管所谓房地产专家过去25年一直认为房价过高,但现实恰恰相反。我相信目前的高价房会涨得更高,便宜房则更便宜(有例外)。
几年后利率会回归历史平均水平,购房价格将趋于稳定,但租金明显上涨。如果发生严重衰退,房价大幅下降,已有贷款的部分还款和较高租金仍产生利益,加上维修等费用。衰退不会一夜之间发生,经济指标恶化时,城市群的房产也可快速出售。若一切不利,钱也会亏损。总体来看,杠杆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收益比目前远高于任何其他资产类别。(20%自有资本收益率并非罕见)
但我希望讨论仅限于银行贷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