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不同用词和句子结构反而让人更难理解你的意思……
我对你的描述也是同样的感觉
你到底还没理解什么?[我待会儿会看看私信是否又正常了,上周那里出了点问题]
我们这儿控制性住宅通风管道的管子是铺设在成品的预制板上面
控制性住宅通风的管道不是铺设在预制板上吗,
“在
成品预制板上”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一旦它完成了,就不再是预制的了。这种类型的板是预制(底层覆盖层和钢筋部分)和现场生产(上层覆盖层)结合的产物,完成之后的厚度一点也不薄于全现场制作的板。
然后用混凝土浇筑起来?叫它上层混凝土还是现场浇筑混凝土!?
首先“预制板”在工地上被完成成正常厚度的钢筋混凝土板。通常会用运输混凝土(即以流动混合料形式运来的混凝土),因为现场浇筑混凝土(用小型搅拌机现场配制)已不流行,根据我这一代人的认知,可能也只在电影里还能见到。然后在结构完整的板上覆盖一层找平层,使表面更平整,这层叫做砂浆层,只有在砂浆层里,比如地暖管才会被埋入。砂浆层多数是湿砂浆,通常用水泥制成,但不含碎石——这就是(外行简单理解的)它与混凝土的主要区别。
我们的预制板厚度是24厘米。即便如此,结构工程师还是不愿意所有的预留管都装进去。
为什么控制性住宅通风管道没有铺设在还没有用混凝土完全浇筑的预制板上呢
预制板内部(即钢筋间隔器之间)最多只能放置灯具电缆或保护管(外行常把保护管简称预留管),但绝不会放入那些会有效降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