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lina 2016-05-04 11:48:28#2只有现金才是真实的!如果可能的话,我会付现金。一般来说,人们也说用现金支付更能掌握开支情况(相对的可能是用信用卡购物,这或许更多是美国的问题)。你们那里显然情况正好相反。 是的,我总是能感觉到这点,比如过生日或者圣诞节时,有时候确实会收到现金作为礼物。这些50欧元总是很快就花光了,每次我都惊讶它们怎么这么快就没了。当我事后算账时,根本说不清钱都花哪儿了(去了三次面包店真的那么贵吗??)。用借记卡支付就简单多了,不用收据,只要看扣款记录就能知道钱是不是花在了加油或者吃喝上。我的银行软件还有一个按类别分析的功能,不过这需要每一笔扣款都分配到一个类别,我没有时间和兴趣去做,但理论上是可以进一步细化的。
只有现金才是真实的!如果可能的话,我会付现金。一般来说,人们也说用现金支付更能掌握开支情况(相对的可能是用信用卡购物,这或许更多是美国的问题)。你们那里显然情况正好相反。 是的,我总是能感觉到这点,比如过生日或者圣诞节时,有时候确实会收到现金作为礼物。这些50欧元总是很快就花光了,每次我都惊讶它们怎么这么快就没了。当我事后算账时,根本说不清钱都花哪儿了(去了三次面包店真的那么贵吗??)。用借记卡支付就简单多了,不用收据,只要看扣款记录就能知道钱是不是花在了加油或者吃喝上。我的银行软件还有一个按类别分析的功能,不过这需要每一笔扣款都分配到一个类别,我没有时间和兴趣去做,但理论上是可以进一步细化的。
SSascha aus H 2016-05-04 11:55:56#3我的银行程序也有按类别的分析功能,不过需要将每笔扣款归类,我没有时间/兴趣,但理论上可以进一步细化。 有各种程序可以自动完成这项工作。我在这个帖子里曾提到过一个,但还有更多。这样你就完全不用费力了。如果觉得分类有误,还可以修改规则。我甚至用它把取现转到一个“现金账户”,然后注明我记得的用途。这样也能很好地看到花了多少钱,却不知道具体花在哪儿。
我的银行程序也有按类别的分析功能,不过需要将每笔扣款归类,我没有时间/兴趣,但理论上可以进一步细化。 有各种程序可以自动完成这项工作。我在这个帖子里曾提到过一个,但还有更多。这样你就完全不用费力了。如果觉得分类有误,还可以修改规则。我甚至用它把取现转到一个“现金账户”,然后注明我记得的用途。这样也能很好地看到花了多少钱,却不知道具体花在哪儿。
Yypg 2016-05-04 13:38:54#6……最好先是消费/私人贷款,然后是KFW学生贷款,最后是BAföG…… 你们是有10000的消费贷款加上学生贷款再加BAföG,还是10000的一揽子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