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tzdem”是什么意思?
我们这里可不是猜谜节目或寻找隐藏物体的游戏——你想从银行那里得到东西,就必须清楚地向他们展示理由。不是我们需要理由,而是你需要理由。
这里每个人都建议你放弃方案A,采用方案B,虽然你当然不想听。
因为你的邻居据称已经成功了(表格在手),没有提到额外费用用于我们提到的施工路和施工电,你才接受了关于施工电和水的提示。至于提到的踢脚线:瓷砖需要瓷砖胶。大理石需要天然石材胶。你为瓷砖支付3000,还要额外支付1000用于胶水等。但这可不在邻居的清单上 ;)
好了,自己做决定吧。不要反抗一个论坛的经验。这里可不是那么匿名或者肤浅。
好吧,这里又一次只是用带有羞辱意味的假设来操作(我们想建房是因为别人建过——这是什么废话)。我们想建房,是因为我们不想余生都住在一个租来的鞋盒里,而租金却越来越贵。我们之前看了很多共有产权公寓。不幸的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价格都差不多。甚至连新房都不是。考虑到搬家的必要性和居住面积:在柏林,至少三居的公寓我们现在租金从1500欧元起(包括暖气)!价格一直在涨。最后手里拿不到任何实物的钱。
现在考虑一个方案,先买地,3、4、5年后建房。如果我们同时 a) 付租金(自己现有的房子不够住),b) 支付按合理利率还款的浮动贷款(绝对不是1%的摊还率)。那么我们能积攒多少钱?这期间建房价格会上涨多少?最好的情况是储蓄被“黑洞”吞噬,而房子的实际价值并没有随着价格上涨相应增加。这个问题以及我们的一般观点是:越早开始建房,最终越“便宜”(是的,即使最初两年支付1%的利息!而且我们无论如何都得调高利率)。
题外话,我非常后悔2012年在这里读书时没有买一套一居公寓,那时经济条件允许(通过父母资助,这点常被批评)。现在我手里会有东西,一切会轻松许多。十年后,我会同样后悔现在没有为这事努力!我们不会更年轻了。我想,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态度。
我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先买地再建房。不过 a) 施工合同已签。只有银行拒绝时,我们才能取消合同,没有额外条件。这是固定规定。b) 见我上面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