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给你的最后一条回复就是这里的……
我,我,我……
我现在不记得我回复过你了。
好,我试着向你说明为什么我以自己为例子。这是为了反驳你那个说法
没人需要在私人生活和工作之间有半小时的心理过渡时间。这都是被灌输的。
针对这种全盘否定的说法,通常只需要一个反例。我用我自己这个例子给了你,那个例子并不是主要针对我的——我以为这是显而易见的。
也许你可以把我说的都看完或者闭嘴!?比如#59里我对通勤这个话题的看法。
我把你说的都看了——至少对于那个#59帖子,我只能说:遗憾。
我也想解释原因,因为和你所说的不同,
我不傲慢
事实恰恰相反。好吧,那我就从你提到的帖子里给你一些可以证明这一点的片段:
这里批评的,如果有的话,就是你们设想的储蓄率。
批评比如个人基于自身生活状况制定的储蓄率,这不是傲慢吗?你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和批判别人,而你根本不了解别人的处境——这就是傲慢。
我不太清楚巴伐利亚/慕尼黑的工资水平。
没关系,但是没几句你就开始评价他的行为,接着就对地皮的买得起与否妄加断言——你根本不知道当地情况(比如慕尼黑地区,价格超过每平米1000欧元),然后还善意地提醒要脚踏实地,暗示他不切实际:
是的,你们在高水平上抱怨。你们可能在两三年内轻松买下一块很贵的地皮,如果房子的愿望还算实际和脚踏实地,就可以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正常自在地建房子。
至少从这里开始你简直是离谱了。“像你们这样的人”,一点都不傲慢,是吧?
评分的目的正是为了筛选出你们这样的人。
……还是可能就在这里?
你们属于新富阶层。
因为这就是给人一种你是权威来定这个标准的感觉。新富阶层在慕尼黑肯定不全是学术人员。本来两个技术领域毕业的人的收入也算是中等——慕尼黑的科技公司很多。请保持理性,摘下嫉妒的眼镜。是的,确实有人没那么多钱,但这难道是楼主的错吗?有人没读书,没拿高薪工作,那不是楼主的责任。对楼主局面的看法完全合理,并不是“高水平上的抱怨”。还是说你的所有牢骚和激动都该用“高水平抱怨”搪塞过去,只因为还有其他人比你更穷?可以说他的起点相当稳固,没错,但“你们属于新富阶层”听起来就是贬低和傲慢了……
至少在这里,就算是中立的观察者也很难不觉得你很傲慢——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正因为有你们这些收入不错的人存在,并不意味着收入更少或积分更低的其他人不配拥有房子。这里不是诱导谁,而是让那些买了便宜地的人更有机会。
“……比你们更配”……这不是傲慢吗?唔,我不知道……除了觉得很难相信有人会这样评价一个不认识的人,你根据什么判断“配得起”?工资吗?那个楼主和他妻子都缴纳最高税率,你知道吗?你知道楼主是否还承担亲属护理、社会公益工作,因此对社会贡献可能比某些通过本地人模式买地皮、却不关心他人的夫妻更大吗?
看来你只是维护你的“敌人形象”,是吧?同行的平均收入却比自己还高——这是不行的,绝不可能“配得上”。跨行业的收入不公不是楼主的错……
最后,还有下面这段:
你们把自己看作受害者,但你们不是。你们有自己的价值观(贷款额度限制),但这不代表你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否则闭嘴
不,我不允许你堵住我的嘴,因为你没有资格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