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模型——这仍然合法吗?

  • Erstellt am 2018-06-12 11:55:44

Maria16

2019-05-16 08:45:24
  • #1
那就不再补贴了。好极了,所有人在一个“乡下”每平方米1200欧元,那里高峰时段去市区要花一小时,连地铁连接都没有。她会更喜欢那样吗?现在请别又开始说必须划出那么多建房用地,价格才能降下来。你一直都无视一个问题,那就是社区几乎得“变魔术”才能提供周边的基础设施(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生等)。顺便说一句,你从一开始就可以自由选择其他职业培训。
 

face26

2019-05-16 08:58:34
  • #2


我并不是说这很完美,毕竟每个社区处理方式不同,我们这里确实有一个积分系统,会根据本地居住情况、子女数量、工作岗位、社团归属、父母住所等给予积分。

本地人其实根本没有权利……否则任何本地人都可以说我要一个……但在分配时会优先考虑。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之前已经多次提过,但还是再说几点:

社区一方面是代表社区成员利益的机构(或者应该是)。从根本上讲,社区的利益应该是可持续和面向未来的。这意味着要关注社区的长期存在性,并为社区成员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因此,社区必须既考虑入驻企业的利益,也要考虑(私人)社区成员的利益。如果一个社区想长期存在,就必须保持平衡。
例如,应避免社区人口老龄化(大家都知道有些地方正在消失,现有的年龄结构图更像是一个“烤肉串”了)。所以聪明的社区会采取措施,比如扩建幼儿园,同时在土地分配时更偏向有家庭的申请人。
同样也应关注社区的同质性,因此聪明的社区会关注未来导向的概念,比如多代同堂的住房等。
如果人们可以让老年人孩子和孙辈留在本地,而不是迫使他们搬走,避免了老年人需要护理时出现的组织问题,那将是非常聪明的。
我并不怀疑你在新家乡参与社团的潜力,但实际上本地人的社团参与率通常高于新来者,虽然有例外。
我还可以继续列举理由。

再次声明,我不认为只考虑本地人是正确的。但从社区的角度来看,优先考虑本地人是可以理解的。
我不否认在过程中并非总是公平的,但永远不会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还有……你有机会,你自己也说了……就是不愿意花300欧元/平方米……好,那就买一套公寓、联排别墅或者其他什么房子。机会有很多。但别说你没有机会。
 

Camille1984

2019-05-16 08:58:38
  • #3
结论:愚蠢且自作自受,你竟然关心我们孩子(在我这里是特别弱势的孩子们)的教育。很快将没有任何社会职业,因为没人可以这么傻了。你们现在乡下已经没有医生了,城市里也没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了。如果没人愿意做这些工作,因为即使经过长期且良好的培训也买不起东西,那么就不会有幼儿园名额,学校里的课时也会更少。那样的话,你们也不能再在那些漂亮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或者你们也买不起东西,因为保姆还会宰你们……如果中产阶级只能过有限的生活,因为那几个百分点的人仍然想要更多,那么我国的局势将非常有趣。或者建筑价格会再次下降。
 

face26

2019-05-16 09:02:43
  • #4


现在别自取其辱了。你听起来像个被拒绝了想要的东西而生气的孩子。

我们讲的不是慕尼黑或斯图加特市区。在那里我倒同意你。你设想的生活确实不够。
 

Camille1984

2019-05-16 09:05:34
  • #5
我现在就在这里为自己结束这件事。当地人觉得自己是对的,并且感觉受到新来者的威胁,而新来者则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

也许通过之前的努力,我的家庭(孩子、在该地区的社会和二手职业、社团参与等)能够被认为是值得的,值得某天能够得到符合我对价格和建筑条件的期望的东西。
 

Camille1984

2019-05-16 09:06:49
  • #6
有些社区是足够的!这就是关键!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