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被“本地人模式”气死了,因为我认为应该有更公平的方式。毕竟,现在年轻人被期望拥有无限的流动性。这不应该被惩罚。为什么本地人有权利获得补贴的土地?
我并不是说这很完美,毕竟每个社区处理方式不同,我们这里确实有一个积分系统,会根据本地居住情况、子女数量、工作岗位、社团归属、父母住所等给予积分。
本地人其实根本没有权利……否则任何本地人都可以说我要一个……但在分配时会优先考虑。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之前已经多次提过,但还是再说几点:
社区一方面是代表社区成员利益的机构(或者应该是)。从根本上讲,社区的利益应该是可持续和面向未来的。这意味着要关注社区的长期存在性,并为社区成员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因此,社区必须既考虑入驻企业的利益,也要考虑(私人)社区成员的利益。如果一个社区想长期存在,就必须保持平衡。
例如,应避免社区人口老龄化(大家都知道有些地方正在消失,现有的年龄结构图更像是一个“烤肉串”了)。所以聪明的社区会采取措施,比如扩建幼儿园,同时在土地分配时更偏向有家庭的申请人。
同样也应关注社区的同质性,因此聪明的社区会关注未来导向的概念,比如多代同堂的住房等。
如果人们可以让老年人孩子和孙辈留在本地,而不是迫使他们搬走,避免了老年人需要护理时出现的组织问题,那将是非常聪明的。
我并不怀疑你在新家乡参与社团的潜力,但实际上本地人的社团参与率通常高于新来者,虽然有例外。
我还可以继续列举理由。
再次声明,我不认为只考虑本地人是正确的。但从社区的角度来看,优先考虑本地人是可以理解的。
我不否认在过程中并非总是公平的,但永远不会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还有……你有机会,你自己也说了……就是不愿意花300欧元/平方米……好,那就买一套公寓、联排别墅或者其他什么房子。机会有很多。但别说你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