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节能条例,避免官僚主义的疯狂?

  • Erstellt am 2017-07-08 19:26:56

77.willo

2017-07-08 20:01:32
  • #1
定义一下气候。气候大概不会仅仅由温度和湿度组成。无论墙体结构如何,居住空间的最佳状态约为21摄氏度和50%的湿度——这通过隔热是轻松实现的。
 

Farilo

2017-07-08 20:14:45
  • #2
当我写气候时,我指的不仅仅是室内气候,也包括房间里的整体感觉。

当你站在地堡里或“普通”房间里时,情况确实有所不同,即使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将室内气候调至相同水平。

我不喜欢完全孤立的感觉。我喜欢空气流通和开放的环境。冬天则喜欢在壁炉旁温暖舒适。

如果有人能向我保证,在新型节能规范的房子里也能获得这种温暖舒适的感觉,那就太好了。不过,如果我也能自然地营造这种“气候”,我不想花钱买任何技术花样。
 

Lumpi_LE

2017-07-08 20:29:58
  • #3
没有人禁止你用没有额外隔热的石头建房,也没有人强制你安装通风系统或地暖。你想做的事情是可以实现的,除非那是一个120平方米的房子。
 

77.willo

2017-07-08 20:37:54
  • #4

你能否用客观参数来定义这个,还是说这有点偏向玄学?

我闭着眼睛是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处在一栋节能规范的房子里。至少在没有建筑缺陷的情况下是这样。
 

Farilo

2017-07-08 20:39:50
  • #5
嗨 Lumpi,

真的吗?我以为,根据建筑工人的说法,我必须:

- 给主屋的屋顶做隔热
- 在85平方米的主屋里安装新的暖气(燃气,最后一次更换是在89年)
- 新的扩建部分(大约70-80平方米)必须完全配备隔热和太阳能设备。

这些是普通的街头小贩在找傻子吗?还是背后有正确的专业知识?
 

Farilo

2017-07-08 20:49:46
  • #6

你好 77.willo,
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室内湿度下,我个人依然能够分辨自己是站在防空洞里还是谷仓里。这和玄学关系不大,有多个因素起作用。不仅仅是温度和湿度。
即使我们假设感觉完全一样。也就是说,“原生房屋”和“节能条例房屋”。
那么,为什么我会为相同的结果/感觉多花上几万欧元呢?
你能用客观参数给我解释一下吗?
问候
 

类似主题
07.06.2013是否必须按照2009年节能条例进行建筑?12
25.06.2013人字形屋顶/保温材料在屋脊处还是延伸到/在中间顶棚?10
15.12.2019加气混凝土外墙与节能条例13
09.07.2015节能条例证明 与 节能条例证明 + KfW-70 证明13
12.08.2015超过新建标准的隔热是否值得?34
24.12.2015独栋住宅,2016年节能条例,开发商建议增加隔热-合理吗?39
24.03.2016如何获取诸如2016年节能条例等信息?14
09.05.2016遵守2016年节能条例及以下供暖设施14
14.04.2017混凝土建房与2016年节能条例比较31
16.07.2017节能条例,KFW55,KFW40 或 KFW40 Plus19
24.12.2017房屋赠与 - 执行节能条例 - 符合要求11
27.02.2018公寓内湿度过高。冬季为60-70%33
18.03.2024阁楼问题。高湿度 - 控制的居住空间通风?39
20.05.2018夏季防热能耗节约条例12
20.07.2018能源节约条例2016年的窗户太多12
15.11.2018外墙材料不加隔热合理吗?11
06.11.2018Ytong节能规定允许25厘米石材厚度 - 谁有经验?17
21.06.2023KFW 40+ 新建筑中的20%湿度113
06.11.2023所有房间的湿度非常高50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