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ilo
2017-07-11 01:01:18
- #1
你好 Farilo,
我觉得你自己想清楚一个解决方案是否真的合理这点很好。不过,你缺乏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无法判断自己是否思考正确。我是根据你在帖子中提出的许多问题这么判断的。
你好 Chand,
你说得完全正确。
基本上先说:从多个来源获取信息是正确的。但必须意识到“确认偏误”的风险。你会犯这种思维错误,当你更偏重支持自己主观感觉的信息来源,而忽略那些提供不利信息的来源。因此,当你觉得 Fischer 先生的立场“说得通”时要特别小心——如果你知道得更多,可能会完全相反!
“确认偏误”确实是个问题。我了解这种“现象”,也尽力注意避免。我也不介意在有人理性说明并且我幸运地理解之后改变今天的看法。
但这也是一场持续的斗争。我会坚持下去。
至于 Fischer 先生,我不会轻易相信他说的所有话。但我会听他说。那些我觉得理解了的东西,会作为我形成观点的依据。
就像论坛上很多观点一样。
当 Fischer 先生谈论气候变化等或者展示他那些非常“特别”的表格时,我就不听了。(他确实应该改善一些演示文稿的排版设计)。
一个有力的反驳是,例如,他将个人经验误解为普遍状况:他处理的是有缺陷的隔热——他只看到有缺陷的部分——他就认为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其实,这仅涉及被隔热对象的 0.X%,而正确施工的隔热在剩余 99,% 的情况下表现良好。仅仅因为一个观点支持先入为主的判断而采纳它,恰恰不是独立思考,因此要小心!
我不想也不会作为 Fischer 先生的辩护人。这应该他自己去做。
但你刚才描述的其实是我们所有人都会有的特质。我们都是从个人经验中学习,然后告诉别人。
当他说所有房子都会发霉时,我其实不会完全当真,同时也不认为完全是胡说。我目前对这事没有最终的看法。
一项野外研究,可能永远不会实施,也许对此有帮助。只能算是美好愿望了。
你还应该重新考虑你的经济角度,看这是否从金钱上划算。举例来说:你可能(我不了解你的房子)通过屋顶隔热创造了可用空间,之前这空间夏天太热、冬天太冷而难以使用。这样你创造了空间,买房时如果有这空间可能会更贵,这种价值可以看作收益,即使短期内单纯靠节约暖气费也不一定回本。具体看计算方式……你必须明确是否考虑房产价值的提升(纯金钱角度)以及使用价值的提升(从不可居住空间变为潜在居住或储藏空间)。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有同感。有些额外价值是不能/不应该直接折算成现金的。
希望我能给你一些“思考素材”,看起来你还在学习的路上 。
你做到了!
谢谢你。
最后说说你们主观感受到的居住气候。我也看到确认偏误在起作用:你们带着对隔热有怀疑的心态参观了房子,感到不舒服,那责任就归咎于隔热了!
你们的不适其实可能有成百上千种其他原因。太亮、太暗、回声太大、太矮、太高、颜色不对、不是舒适的材料、不熟悉的气味(没有任何感官比嗅觉更靠近我们的情绪中心!)、窗外没有湖景、外面噪音恶劣,等等。
尤其是在带有原装窗户的非常老的房子里,室内外空气不断交换。这会影响气味,也可能带来空气流动的感觉。有人会因此感到舒适,但不能忘记:冬天意味着不断地供暖。供暖不仅产生费用,也意味着持续加热外面干燥的冬季空气——室内既温暖又非常干燥。持续几周后,你的眼睛和粘膜会告诉你对这种居住气候的感受。
这不可能。我没跑遍全国几乎每个房子,只因为事先觉得隔热不好。
尤其是关于 Viebrockhaus,其实大家都听说它挺好的,但我在每个房子都感到空气闷热。真的是每一栋!
而且即使有时门底部开着很久。(或者这正是原因,而我没有理解更深的物理原因?)
所以,我绝对不是带着偏见去看这件事情的。相反,我其实很想,几乎是忍痛接受。
直到幸运的时刻出现,突然有了全然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我必须把很多东西用传统方式写进本子里。我根本记不住这么多信息/观点等。每次在论坛找也很费劲。
买了笔和本子了。
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