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从何而来?
是的,他们会的,因为技术工人短缺依然存在。你说的那个去工业化国家的恐怖情景——听起来你认为那是百分之百必然发生的。也许少看些《图片报》,别总是制造恐慌。经济政策上确实有很大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10年后会完全去工业化。
好付薪的公司远比你知道的四五家多得多。汽车行业和西门子之外也有顶尖的行业。
基本上我也建议不要把年金负担看得太紧。两份全职收入轻松承担,但孩子会改变很多事情,包括个人优先级。最后你们可能都会降到30小时工作制——因为实际上是负担得起/可能负担得起的。
没什么嫉妒,我自己就在这些公司中的一家工作,对银行业和汽车行业都很了解。因此我知道,在州银行或汽车制造商作为普通办事员的收入,在储蓄银行或小供应商那里通常要当部门主管才能达到。可那边没有四天居家办公,更别说工作时间记录或加班费了。真要认真相信德国有4500到5000欧净收入、工作时间规律且主要在家办公35到40小时是常态的人,已经脱离现实了。是的,这种情况有,在经济强劲地区(基本上就是慕尼黑、法兰克福、斯图加特)倒也不算罕见,但那只是一个小气泡,仅此而已。如果大型企业开始逐步关闭工厂(霍克斯特、欧宝、蒂森克虏伯、各州银行等后来怎么样了?),没人会等待那些40多岁、在企业里做了20年政治手腕、以各种把戏推脱工作的中层职员。作为雇主,我可不想碰这样的员工,因为许多人那里工作态度极差且要求极高。是的,当然事态不一定会这样发展,也希望不会。但人总得为可能的下滑做点心理和经济准备,不能总以刚30岁时的弹性状态为常态。这样就得准备好用普通收入(即月净收入2000-3000欧,而不是4500-5000欧)过日子。
而且,不管是银行业还是汽车行业,年龄明显超过60岁的人都是例外。通常60岁左右退休或进入弹性退休,因为a)经济上可以负担,b)身体或心态上不太愿意或干不了,c)雇主提供弹性退休等激励措施。是的,早退养老金会有扣减,但你也有失业金一档和各类储备(遣散费、存款等),可以依靠(成为私人退休人员)。不管是戴姆勒还是商业银行,迟早都会被辞退或者主动离开。
很明显,偏好随时间变化而转移,职位越高压力越大。也许并不是雇主不想要你了,而是你自己想换个方向,但那只能接受更差的条件。若贷款负担过重(背后没有相应的自有资金),很快就会陷入无谓的金笼和无尽的奔波。
作为公务员法官找到了梦想职业——随你便。但在私营企业工作的,必须随时考虑职业上可能出现的负面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