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和建房 - 我们能负担得起什么

  • Erstellt am 2023-10-02 11:08:17

Grundaus

2023-12-05 10:49:29
  • #1


只有63岁及以后才能领取退休金,且会有最高达14.4%的扣减和缺少8个养老积分。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也不想承受这些。那些有机会缴满45年养老保险的人,一定会工作到65岁。即使在大规模裁员时,年轻员工也会被优先考虑,因为没有人能承受工作30年以上后的补偿金。部分退休是唯一大范围提供的方案,工资最高可达90%。
 

Almoedi

2023-12-05 11:24:00
  • #2
我以前也在“Wald und Wiesen”雇主那里拿过工资——我的工资现在从超过90k涨到超过100k欧元(但这不是跳槽的原因,而是其他因素),我认为我的工资在我所在行业/职业中算是中等水平——如果去那些“大”公司,工资显著会更高(但我并不是主要追求工资,而是看重有趣的工作内容和合理的工作时间)——朋友和熟人给我的估值还要高20%-30%。

市场上几乎没有新人——因为他们会立即被大公司以“更高的工资”挖走,而且相关的专业也比较难(而且也不那么“吸引人”)。如果雇主倒闭了,我们都会觉得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过是一阵微风。

几年前,我现在的雇主进行了裁员(背景是想更多地外包)——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再也不会这么做了。年轻人拿了钱以后就走了,被“请走”的人还坐在他们的岗位上。
 

ypg

2023-12-05 13:17:59
  • #3
这也不完全正确。例如,我丈夫的职位已经被搁置,或者工作由土耳其或中国处理(汽车行业,“颇有声望;)”)。而且过去大约十年里,补充的职位工资大约只有以前的一半。这也影响到了银行业……
 

Haus123

2023-12-05 15:55:04
  • #4


没什么嫉妒,我自己就在这些公司中的一家工作,对银行业和汽车行业都很了解。因此我知道,在州银行或汽车制造商作为普通办事员的收入,在储蓄银行或小供应商那里通常要当部门主管才能达到。可那边没有四天居家办公,更别说工作时间记录或加班费了。真要认真相信德国有4500到5000欧净收入、工作时间规律且主要在家办公35到40小时是常态的人,已经脱离现实了。是的,这种情况有,在经济强劲地区(基本上就是慕尼黑、法兰克福、斯图加特)倒也不算罕见,但那只是一个小气泡,仅此而已。如果大型企业开始逐步关闭工厂(霍克斯特、欧宝、蒂森克虏伯、各州银行等后来怎么样了?),没人会等待那些40多岁、在企业里做了20年政治手腕、以各种把戏推脱工作的中层职员。作为雇主,我可不想碰这样的员工,因为许多人那里工作态度极差且要求极高。是的,当然事态不一定会这样发展,也希望不会。但人总得为可能的下滑做点心理和经济准备,不能总以刚30岁时的弹性状态为常态。这样就得准备好用普通收入(即月净收入2000-3000欧,而不是4500-5000欧)过日子。

而且,不管是银行业还是汽车行业,年龄明显超过60岁的人都是例外。通常60岁左右退休或进入弹性退休,因为a)经济上可以负担,b)身体或心态上不太愿意或干不了,c)雇主提供弹性退休等激励措施。是的,早退养老金会有扣减,但你也有失业金一档和各类储备(遣散费、存款等),可以依靠(成为私人退休人员)。不管是戴姆勒还是商业银行,迟早都会被辞退或者主动离开。

很明显,偏好随时间变化而转移,职位越高压力越大。也许并不是雇主不想要你了,而是你自己想换个方向,但那只能接受更差的条件。若贷款负担过重(背后没有相应的自有资金),很快就会陷入无谓的金笼和无尽的奔波。

作为公务员法官找到了梦想职业——随你便。但在私营企业工作的,必须随时考虑职业上可能出现的负面惊喜。
 

Buchsbaum

2023-12-05 16:00:19
  • #5
我们广受喜爱的联邦总理奥拉夫·朔尔茨谈到了一个时代的转折。我完全同意这一点。我们实际上所看到的转折,是德国的去工业化。

现在没有什么是安全的。从我有限的视角来看,国家是否还有资金用数十亿欧元支撑企业,已经变得非常不确定。难以想象的是,必须用国家援助来救助西门子的一家子公司。
还会有更多类似情况发生。

赔偿金始终是雇主自愿给予的待遇,没有法律上的权利要求。就此打住。
曾经引以为傲的德国汽车工业正走在通往地狱的高速路上。

我遗憾地看不到任何转机。我们可能不得不接受巨大的财富损失,以及那些我们其实不愿看到的画面。德国的贫困与苦难。

你们可以随时记住我关于落地窗的那句俗话。
 

mayglow

2023-12-05 17:28:18
  • #6

不过,发帖人也有其他资产(例如产权公寓)。当然,保持还款额度低,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是理想的。但要预料明天工作没了,雇主破产,百分之百找不到替代方案,我觉得有些夸张。再说二十年后,如果发帖人已经超过五十岁,可能找不到同等薪水的工作……嗯,那也只能这样。或许到时候他们根本不再需要那套价值百万的大房子。或者房子已经还清了四分之三的贷款,到时候他们可以降低还款额,延长贷款期限。

别误会,我觉得“不负担过高的还款额,这样才保持灵活性”这个观点挺好的。但这里有些计算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悲观了。
 

类似主题
14.02.2012我们想建造——你们怎么看可能的融资?10
20.02.2013我们在融资方面没有进展33
16.08.2013买房时的不确定性13
21.03.2016土地费用 - 建房及融资29
29.06.2015我能负担得起多少钱的房子?24
05.02.2016建筑融资顾问在场吗?58
15.11.2022尽管有欧盟养老金,仍可获得建筑融资43
10.05.2022用自有资金和贷款买房,通过出售房产进行装修24
17.07.2022独栋住宅:利率真实合理吗?我们能负担得起多少房子?177
25.09.2022融资 月供2500欧元,期限40年117
28.02.2023储蓄银行利率优惠评估17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