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对我来说听起来有些矛盾,因为你文字的第一部分,你的爷爷肯定不会认真对待。
你是指那些让你在人生中有所进步的。这段时间家长对老师的工作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我作为学生经历过那个时期,因此知道那不是最好的。但同样我也无法理解,你在第一部分对老师有什么期待,或者你认为外行人(家长)过度“干涉”是合适的。
我持有的观点,并且至今依然认为,孩子和青少年如果在一贯的行为规范下生活,会更好适应。我甚至对现在的情况感到震惊——如今家长常常想成为孩子的朋友、最好的伙伴,甚至一起去迪厅,知道孩子生活的全部细节。
我不自以为掌握解决方案,但在我看来,我们已经从过于严格/一贯走向完全相反的极端,每天对那些什么都处理不了的孩子感到惊讶。
今天这些爷爷会被严厉批评,甚至被称为教育上的低能者,结果你所说的成功往往就此丢失了。
但是为什么不能在一周初发一封邮件,说明计划内容、练习的大致情况以及目标是什么。
在本就满满的WhatsApp群组之外还要这样?家长们难道不想直接坐在教室里陪着他们的“王子”?作为家长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些?
我或许想法单纯,但作为父亲我对孩子的老师完全信任,没有一点怀疑。如果真的是合作,老师也应该能够看到和批评家长在家里对孩子做了什么。但家长不愿意让别人看他们的底牌,虽然真正的问题根源就在家庭教育!
家长们通常不会怀疑这一点,反而更倾向于增加对老师和学校的压力或不信任。因此我认为如果从整体考虑,你的想法是不可行的,即老师提前让家长(外行)参与讨论教学计划,因为那样,关于老师愚蠢建议的抱怨就会蜂拥而至。有人不喜欢拍手唱歌,有人发现某项内容没有处理,还有人不满意课文顺序,诸如此类。
如今我对老师感到强烈不信任,好像必须保护孩子远离他们,很快便会站在孩子一方反对老师。这样,学校和教育显然无法正常运行。
这样家长会更有参与感,也更能为孩子辩护。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或必要性,认为除了具体问题以外,家长也必须被“带着走”?
否则双方都缺乏对彼此的理解。
如果确实如此,那很可惜,也应该反思为什么有些老师(他们自己通常也有孩子)无法理解其他家长。我觉得问题在于那些在家里缺乏严格管教或规则的孩子,自然在学校无法理解或接受规定。但这正是家长的责任——而这一冲突易引发问题,却经常被家长推给学校,而学校本不应承担此责。
我在一所昂贵私立学校担任教师的短暂经历让我震惊于孩子们普遍缺乏基本社交行为和极度膨胀的自我意识——明知家长会包庇他们的行为。
这不是针对你,这是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