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并不是只有预制房供应商,或者这股对这种类型的“僵化”是从哪里来的?
我倒不一定会称之为僵化。我们主要是根据熟人圈和网络上的经验报告以及各种测试结果来选择不同的供应商。
整体来说,我们对那些实体建筑公司都不太满意。这纯粹是直觉,我没法具体指出原因。不过我们在本地也纳入了一家享有极好声誉的总承包商(GU),当然他会采用实体建造……
根据我们的调研,实体建造在价格和质量上都没有优势。而且(这里好像也有人提过)达到KfW标准有时会更困难、更昂贵。
其实在初次谈话时只是在闲聊,摸摸供应商公司的情况,看他们怎么展示产品。那时还不会有钱款上的事情。因为你们还没拿到地块,他们那边也不会有任何约束力或者深入的谈话。
这正是我们的想法。先看看企业文化是否适合我们,价格与性能比是否合适。最终选择或放弃一家公司的决定,往往都是凭直觉。
地还没买定,不过已经预留了。有建筑规划方案(B-Plan),因为是现有新开发区的扩建。所以进行初步规划的条件其实已经具备……
你有很多时间。我建议你主要用来收集和整理生活偏好,以及由此产生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你们打算怎么在新房子里生活?喜欢做些什么?平时工作日和周末的日常安排是怎样的?你们俩都喜欢什么样的审美?……?
有了这些答案,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与供应商沟通,制定评价方案来衡量建议和设计。
从我看,私人住宅是住户生活的载体,是提供幸福感的“服务商”。一个未经深入调研自身幸福感标准就开始建房的业主,跳过了我认为最重要的规划环节。
令我感到困惑的是,你们还没有地块,但已经知道房子要179平方米。
听起来有点奇怪,但这在我们这里其实都已经很确定了。我们非常喜欢规划,因此已经制定了包含这些内容的五年计划。我们对居住地点、家庭规划以及职业未来都非常明确。
我们的独栋住宅风格和材料也已经确定。基于此,我们才把前面提到的那些公司列入了候选名单。
关于地块,见上文。
保持开放心态,多收集信息。
样板房、咨询、展会、开放工地。
按照hampshire的建议,先明确需求。只有当地块和建筑规划方案确定后,才开始房屋规划/户型设计。
目前千万别签任何协议。
我们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当然也愿意听取专家的意见……看看第一次谈话会带来什么。
不,签约是在明年夏天。
你好DaSch17,你们看过供应商的样板房吗?
我们去过好几个样板房公园,看了很多房子,之后不断缩小了候选范围。最终拿到价格后,我们做了决定。
你们打算在 Siegerland 哪儿建房?我们的房子今年会在Kreuztal建。
对我们来说,那些公司的样板房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想建一栋自由设计的房子。当然,在初次谈话时我们会耐心看看样板房,初步感受其质量。
我们的地块位于 Wittgensteiner Land。
这份名单是怎么来的?我觉得你们似乎只看了知名度或广告宣传,而这不一定代表最高质量。(其中脱颖而出的是 Schäfer Haus 和本地的 GU — 不是房地产开发商!)鉴于你们的建地,我建议一定要考虑 Nordhaus。
祝好,
K1300S
我们选择供应商的方式我之前已经说过了。Schäfer 和 GU 是因明确推荐才列入名单的。
谢谢你的提示!我们会考虑看看 Nordhaus!
我有另外的看法。
单纯的性能对价比不够。我寻找的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同,对项目及我们作为委托方目标的认同。我们正因这一点选择了合作伙伴。
我相信这是最佳的质量保证。质量是有代价的,这就是所谓的价格与性能比。
这正是我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