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甚至连《DIE WELT》都让人烦;)
标题为《现在房地产成为上层阶级的特权》的一篇文章,在付费墙后,完全贴切地讨论了这个话题:
作者对关于净收入三分之一作为月供比例的看法是:“超过这个比例我觉得太冒险了”
我想稍微做一些相对化处理,或者从我的角度来说明。在本论坛过去经常提到最大40%的家庭净收入。从我的角度看,这也是可行的,不过前两三年相对比较难,随着每次加薪会变得轻松些。
在我看来,一个问题是许多贷款完全压榨到底,没有设置任何缓冲。一方面会谈论几年后的生育计划,但并没有考虑育婴假带来的收入损失,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夫妻一方或双方的兼职。这与短期利率固定相结合,容易迅速造成财政紧张。
另外一个问题是旧房贷款时有个误解,认为可以把翻修工程分几年慢慢做,以此减少贷款金额。但如果已经财务紧张,比如车库的资金又从哪里来?钱又如何存起来?
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时候人们只关注纯贷款月供,而忽视了其他费用,而这些费用对自有住房来说,往往可能高于之前的租房支出。在与我们的邻居和朋友的交流中,最近我常听说他们的房子(1980年代甚至更早的旧房子)每个月的燃气费现在已经在250到350欧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