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决策经验

  • Erstellt am 2022-04-16 17:22:25

nagner99

2022-04-27 07:40:13
  • #1

另外,由于建筑储蓄的积累款项不会直接用于还款,平行进行的贷款会有更高的金额产生利息。
 

Gelbwoschdd

2022-04-27 09:08:59
  • #2

在0.7%的利率下,这个影响是非常可以接受的。
分配确实存在一定风险,这点没错,但我一直与我的银行家保持联系,评估是否可行,如有必要我会再存入一些钱或提高还款额,以便更快达到分配资格。目前在这方面一切都很顺利。
初看起来费用可能让人望而却步,但实际上一直只有1%,也就是说三项加起来共1800欧元,正如前面提到的,仅凭通过雇主股票(VWL)的股份,我们几乎已经获得了三倍收益,且还未考虑复利效应。
另一个好处是,在偿还期间我可以随时进行额外还款,金额不限。
当然,这是一场对未来的赌注,或者说在我们情况下更像是一种保障。
同样明确的是,我们只需要22万欧元的相对较少的外部资金,而如今这样的情况对于新建房屋来说已不可想象。
 

kati1337

2022-04-27 11:40:24
  • #3

这当然没错。我提到通胀提醒,更多是说贷款金额本身是固定的,而10年通胀通常会影响商品价格水平和工资,因此对债务的影响往往是正面的。至于后续如何投资,这就得自己决定,但即使继续持有贷款,通过其他投资“技术上无债一身轻”,对我来说,心理上将贷款还清可能也有一定价值。当然这在经济上未必合理,这取决于某一时间点的经济情况。


开办费和年费通常在报价中必须明确列出。理所当然应该计算在内,没错。


如果你选择还你的等额本息贷款,那你也不会有存款利息收益。你只是省了贷款利息。
我在报价比较时,直接计算了整个贷款期限的总成本。
也就是前15年我总共支付多少利息和费用,以及到期时剩余多少欠款。
然后再看未来15年,把固定利率的建房贷款和可能的等额本息贷款利率进行比较,计算费用,就是这样。我发现我的报价中,只要等额本息贷款利率在大约3%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点。

这意味着我会为了赌15年后贷款利率低于3%,而冒险失去额外12年的利率保障。
这就是权衡的事。


为什么呢?

确实,通常是这样。但就我们情况而言,差距可控,但仍稍高一些。

15年后如果不再具备贷款资格,你的等额本息贷款剩余债务会怎样?
假设你根本无法获得任何融资,无论使用何种贷款结构。

我们提供的方案保证TA贷款会以固定利率继续执行直到分配。通常这种差异不大,经验来看,正确储蓄更可能使得分配时间提前而非推迟。

德国还没有建房储蓄协会破产的先例,而且存款受保障。

TA贷款也可以在10年后随时提前终止。例如,当你勤奋储蓄让建房储蓄账户在12年而非15年达到分配资格。即使没有,如果10年后市场利率明显降低,也可以重新贷款或谈判。你通过10年积累的建房储蓄余额并不会因为合同存在而消失。这可以作为自有资金抵押,抵押贷款余额相对较低。

我同意。 :)
 

xMisterDx

2022-05-07 12:53:52
  • #4
小提示:
很多贷款失败不是因为失业或死亡……而是因为分手/离婚……

当然,30岁以下时你可能不会考虑这些,但40多岁时情况可能会不同。

如果你的家人,或者更糟的是岳父母为你担保,那么你会遇到双重问题。因为那种由此产生的争吵,我可不想经历。
 

fateffm

2022-05-08 08:28:51
  • #5
大家好,想在这里简要更新一下我们的融资情况:我们昨天收到了ING的贷款合同,甚至获得了比预期更优惠的利率,我们的名义利率定在了2.05%(“普通”的等额本息贷款,未使用父母房产作为资本筹措)。我们非常满意,理所当然地会接受这个报价。为了及时提交所有材料而加紧办理真的很值得!

关于建筑储蓄合同,我只能说:我们也收到了两个类似的报价。第一个来自一家人民银行和Schwäbisch Hall:前20年仅对全部贷款金额进行建筑储蓄合同(名义利率为2.17%),然后分配后附带等额本息贷款(名义利率为1.55%)。第二个报价来自德意志银行,建筑储蓄合同和等额本息贷款同时进行,利率分别为2.35%和2.45%。我觉得这些报价对于外行来说相当令人困惑,特别是它们的销售方式。我在Excel中非常详细地进行了计算,发现第一个报价的总利息成本高得惊人。要支付同样高的利息,我们今天需要贷款30年,利率为3.1%,或者如果基于ING的前10年利率,则需要在4.2%进行再融资,这样这个方案才划算。德意志银行的报价稍微便宜一些,尽管利率听起来较高。但那只提供部分利率保障,因为等额本息贷款仅绑定10年。因此我们决定不接受这些报价,接受利率变动风险。我们宁愿在未来10年内以较低的利率偿还更多贷款,也不愿意花高价买利率保障,而前10年或20年几乎不还款甚至不还款。
 

kati1337

2022-05-08 12:19:41
  • #6

我们也是这么做的,也接受了那个在复活节前匆忙凑齐所有材料的贷款。这非常紧张,因为我们节日期间不在家,缺的所有材料都需要通过邮件获取。我很惊讶公证人、雇主等都配合得很好,能快速帮我们扫描材料。

请问你们2.05%的利率锁定了多久?


公平地说,这种模式提供了完整的利率锁定直至贷款全额偿还的安全性。这种安全性当然是要额外付费的。
但好处是你现在就能知道最坏情况下的利率。


这肯定要看具体情况。尤其是你们融资多少,有多少能力还款。
比如一个有50万融资额,且年还款率2%的人,我会不建议10年利率锁定,这相对来说风险较大。

举个例子:50万融资额,10年固定2.05%利率,年还款2%:
月还款1687.50欧元,但10年后还有38.9万债务。
假设这期间额外还了一点钱,剩余债务降到32万。

如果10年后利率是假设5%(这个不是完全不可能,参考当前利率走势),那么还款将是1860欧元——如果继续保持2%的还款率。这样贷款不会结清,因为20年后债务还剩23.7万。要么提高还款额,但这也得看有没有能力。

类似的住房储蓄贷款方案一开始月供稍高,但你28年就能还清,而且你知道不必额外还款,如果你愿意额外还款,还能更快还完。

我不是说住房储蓄方案就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最终也没有选择它。但这是基于计算和对未来几年个人发展能力的评估。最终还是每个人自己判断。
我只是想说,这些住房储蓄方案并非因为较难理解就一定不好。对喜欢有安全保障的人来说,目前这些方案很有吸引力。
 

类似主题
30.04.2013利率为2.51%的贷款 - 融资建议22
24.10.2014偿还储蓄还是储蓄?+ 确保利率47
08.02.2016取消贷款并接受更好的报价?37
17.02.2016带年金贷款和两份关联建房储蓄合同的贷款47
29.05.2016Riester住房储蓄合同的条件 - 利率是多少?16
22.06.2016TA贷款有意义吗?利息和贷款报价都可以13
27.06.2016住房储蓄合同或年金贷款 - 最终决定!45
28.05.2018年金贷款与住房储蓄合同 30万贷款10
03.11.2022使用特别还款还是储蓄以偿还小额贷款?14
04.06.2020尽管自有资金较低且贷款期限较长,建造双拼住宅是否合理?79
04.07.2019带有建筑储蓄的TA贷款 - 读了很多,仍然没有发现陷阱。13
29.07.2019到期一次还本贷款和年金贷款结合使用——合理吗?28
26.01.2021我们融资方案的评估42
04.11.2019关于特别还款和分配成熟的正在进行的住房储蓄合同18
05.01.2021在父母家改造公寓——贷款,自己并非房主?11
11.07.2022尽管利率和建筑成本上升,建房是否仍然现实?54
06.07.2022通过住房储蓄合同担保剩余债务有多安全?17
15.12.2022续贷融资2030 现在准备 住房储蓄合同/特别还款/定期存款64
06.03.2023高剩余债务的建筑储蓄合同作为部分担保是否合理?17
22.03.2024尽管利率高,房屋购买融资?24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