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也说了,你对退休的前景比较悲观。你觉得你会在63岁带着高额扣减退休吗?
我觉得我们这里63岁退休的愿望也会存在,就像现在的几代人一样(或者说,我祖父母那代人里很多人也都明显提前退休了)。
例如你似乎觉得汽车不那么重要。当然,每辆车都可以从A点开到B点,但比如我刚刚花5万欧买了我的梦想车。
汽车对我来说必须是一个使用物品,也就是说我不能担心停车时会被划伤或凹陷(如果邻车的孩子不注意什么的)。舒适我肯定能体会,但另一方面我也会把车和自行车(比如下雪加雨的时候)或者公共交通比较,在这个对比下,汽车的差别其实都变得没那么明显了。速度一样快,都能遮风挡雨,都有空调、暖气和私密性。现在我在考虑,是否把车(第二辆车)从500到1000欧的旧小车换成15,000欧左右的二手紧凑型车(高尔夫、明锐、雅特等)。一方面确实舒适不少,另一方面我一周开车时间不到一小时(4次,每次大约15分钟)。花1.5万欧元就是为了一份工作差不多的通勤准时和便利?
我今天碰巧和我的上司谈了这个话题。她是律师,她先生是医生,她说她以及她周围很多人几乎不还贷款。他们不打算拥有房产。他们住在房子里,支付利息,好像在付房租,理想情况下将来希望能无损失地卖掉房子。用卖房钱还清剩余贷款,没有还的贷款部分靠ETF为退休储蓄。这是我们谈话的简短版。
利率1%的情况下可能行得通。现在3.5%利率的情况下,即使扣税后7%的收益也几乎赶不上更高的利息成本,风险还很大。但最终根据过去20年的经验,我身边的人基本没有人会离开他们的房子或公寓。是的,可能有个别例外。但在我朋友圈里父母那一代里,大家基本都住在原来的房子和公寓里,即使很多人计划过孩子搬出去后缩小居住面积。这其实是30岁时的一种想象,而现实是住了25年,95%的人最后还是会继续住在那里。
这个问题是你提的吗?你不正是那个预测以后一切都会被严格且专断管控的人吗?
为什么说严格和专断?很明显,德国和欧盟想要实现气候中和。目标是2045年。这本身没有坏处。2045年气候中和意味着不再有燃气供暖(这已经成为法律),2045年不再有存量燃油车开上路,2045年每座房子都要用集中供热或热泵,最差也得是高温热泵。如果我们不想铺设无尽的太阳能发电场,光伏就只能装在屋顶上。
股票不能让人吃饱。
当然可以。这是流动资产,随时都可以转成消费品,比如吃的、穿的、旅行,甚至可以分割成非常小的份额。
目前是光伏。20/30年后什么技术会流行,我们不知道。
我目前不想增加负债,也就是不想提升个人杠杆。所以现在还不会装光伏,热泵等等,直到还清贷款为止。
我觉得你完全迷失了,存钱就是为了存钱。你活着就是为了存钱。对亏钱的恐惧会吞噬你。
我也不觉得现在能花更多钱。我上面已经讲了车的情况。比如家具,我们选定了一个4000欧元的“梦想沙发”,但是想到孩子们会弄坏,最后选了个同样大小但更便宜、估计不耐用的1500欧元以内的网购沙发。孩子们在上面跳跃,穿着脏鞋子和巧克力手指乱弄,我反而比较放松,因为这和车一样是一个使用物品。4000欧元的沙发我可能不会这么放心。家具也一样,我们曾考虑换客厅家具,现在很庆幸孩子们开玩具车撞的是15年老家具,而不是昂贵新家具。
当有人在夏季经济冷淡前夕注册账号,然后先问一个简单问题,接着不断发布消极预测和黑白思维时,总得慎重看待。最终这人靠黑暗预测吸引关注和流量——起初说得很一般,随后用第一人称伏笔,最后转成“我们”的论调。不管是有意无意的“固执想法”。
现在都四月中,却说快到夏季冷淡期,这很有说明性。气候变化已经造成了不少影响。那些关于光伏、储能、热泵、100%电动车的高成本“消极预测”其实就是现实,前提是我们认真对待气候保护。我也假设如此,也基本支持这样的原则。只是我也看到随之而来的巨额后续成本,这无疑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