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在经济上可行还是空中楼阁?

  • Erstellt am 2017-08-01 14:39:53

RobsonMKK

2017-08-03 12:43:23
  • #1
对我来说,这里有些事情真的很难理解。你说退休金很紧张,但却有钱去度假和买车……真奇怪。你在2011年签了一个几年的贷款,利率超过4%……为什么会那么高?有些地方对我来说真的很不清楚。还有这个:这其实很好解释。因为有一些共同费用不管家里有多少人都不会有太大变化。
 

Alex85

2017-08-03 12:44:31
  • #2
不过必须说,这些统一费用往往太低了。从新债务人,即那些刚刚想要负担过重的人来说,这是有利的。因此,也需谨慎对待最高融资金额,因为这些金额通常偏高(以最小还款和非常短的期限计算)。但情况各有不同。
 

chand1986

2017-08-03 12:48:38
  • #3
嗯……我在楼主和其他评论者那里都看到了一些美化数字的情况。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卖掉房子、偿还旧债务和可能的税款之后,刚好剩下足够的钱支付父母在新房子的附属单元。

简化计算:楼主必须为自己、妻子和三个孩子的居住面积100%融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有野心”已经不是合适的词了。由于父母的居住权,虚拟的自有资本在为自己的居住面积建造任何一块砖之前就已经消耗殆尽了。个人而言,我会把新建计划直接搁置。

购买旧房可能更便宜,只要能找到合适的房源。

虽然父母居住权这件事从人情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但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笔交易是一场灾难。楼主借了20万用来翻修。说到底就是花了20万,却得到了一个带有一个使用中的单元的房子,而那个单元并不能带来租金收入。这个单元甚至必须带入新房产里。剩余贷款与房屋转售价值的比例也不像这里所说的那么好。
的确,这个故事听起来很糟糕,因为涉及到父母,但事实就是这样。

现在,需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空间时,这个方案的经济弱点就显现出来了。

-----

个人轶事:

我在(更广的)朋友圈中已经看到两段婚姻因为类似的结构而破裂——那时也是想通过过户把父母的房子“救活”,不惜一切代价——当然是附带终身居住权。从那时起经济上就陷入了困境,孩子出生,父母健康长寿,没有看见离世的迹象。房子因为年老不断需要资金投入。事情逐渐失控。

我已经明确告诉我的父母,如果哪天觉得房子太大,就卖掉它,搬进合适的公寓——自己决定。我认为这对个人私生活更健康。

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当然也可以有不同见解。
 

Xorrhal

2017-08-03 13:06:47
  • #4


一个人说“紧张”到底是什么意思,总是取决于个人情况……他们有足够的养老金来维持生活,支付住房附加费用,养车,并且通过融资每五年换一辆新车……这足够他们每年出去度假一周,在我看来这对晚年生活来说还远远不够。也足够偶尔给孙辈买些东西,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但不够支付额外的300欧元房租,那样的话就没法去度假和开车了。如果我把他们作为有养老金收入的家庭成员算进去,把我的家庭从4人变成6人(或者很快从5人变成7人)来计算融资,那也基本就是收支平衡。

为什么利息这么高?是利率吗?因为2011年市场上接近80%贷款比例的利率大概就是那个水平。所以选择了较短的固定利率期限,这样我能尽早有更多选择。现在银行已经给我提供了续贷的远期贷款方案。但对我没用,因为银行不会再给我更多钱用于扩建,所以我不得不换银行——换一家能合理评估房子的银行,可能会贷超过80%的款,还会融资我的扩建项目。

银行给出的数字完全脱离现实……这对您来说或许可以作为参考,但如果我能提供一份完整的十年家庭账本,并且能说明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那应该能比任何无依据的数字更能给银行人员——如果他们愿意看的话——更多的“安全感”。
 

RobsonMKK

2017-08-03 13:15:30
  • #5
恕我直言,很少见过这样的说法。你父母每五年能换一辆新车,但实际上却没有钱支付当地的正常房租。真是不可思议!这个必须慢慢体会,然后才能笑出来。抱歉,但这说明你们那里确实出了问题。

我对此感到惊讶,肯定有其他原因。我们2011年买了一套房子,固定利率15年,利率是2.66%(贷款额度更高,且只有一个收入来源)。

你凭什么这么说?你看看联邦统计局发布的生活费用数据就知道了。为什么他要相信你的家庭账本?你自己都说了,当钱紧的时候,岳父母会帮忙支付车险。看来肯定有问题,或者你是在自欺欺人。
 

Xorrhal

2017-08-03 13:30:09
  • #6
您可以付房租——那就没办法再买车和度假了,因为钱不够用——这有什么难理解的?

您不必向我付房租,因为我知道您一生多么辛苦地工作,也为了让我能上学、读大学等等——我看到您如今生活得多么简朴,尽管您两位除育儿假外都工作了超过45年,却依然拿不到合适的养老金……我想回报您,因为我到28岁前在家免费生活和学习。

有多少学者来自非学者家庭?很少。我能克服这个障碍,全靠我的父母。这也是值得珍惜的。

我不知道您有何经验,但现在正有激烈的讨论:那些工作了那么长时间的人,最终几乎陷入老年贫困……我们这里还没到那地步——因为您不必付房租。

如果我没有接手并修缮这所房子,虽然现在(大约1-2年前)已经还清贷款,但暖气早坏了,暖气费也会高得多,等等……

您或许不用付房租,但也不会住在这么有生活质量的环境中——或者您会卖掉房子,找个小点的房子住——这我几乎可以排除,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

所以,也许当时4.09%的利率不是最好的利息,但这仍是很普遍的。

2011年7月(合同签订时),10年期贷款的平均利率是4.05%。

之后利率迅速降低,所以到2011年底2.66%也许才是“普遍水平”。

当时我有3个报价,全部都超过4%。

---

家庭账本里也会记载这些意外收入,还有所有必要的支出,即使是“外部”支付的。我可不会自欺欺人……

我所说的也是指,如果真的遇到困难,祖父母会帮忙。他们不会送我们一个价值350欧元的周末温泉酒店,而是给我们400欧元付车险。但我们至今从未依赖这种帮助。

另外免得误会——我们说的是我妻子的父母,不是住在房子里的我的父母。
 

类似主题
23.03.2009资本是否提供融资10
18.01.2013用我们的储蓄和融资建房可能吗?19
25.05.2016无自有资金融资 - 还款 / 利息63
07.09.2016公寓或房屋的建筑费用和融资132
05.10.2017强制拍卖和现代化融资12
13.10.2017在育儿假期间为购房提供银行贷款融资13
28.10.2018买房但卖方需要居住权——如何处理?21
13.11.2018奶奶的房子 | 居住权 | 自己租住15
21.06.2019弗赖堡双拼住宅的最佳居住面积13
21.07.2019融资可行还是我们承担过多?140
14.11.2019接管父母的住宅 + 为父母扩建43
01.12.2020现在融资土地,稍后建造15
23.01.2021继承份额,家庭土地,扩大居住面积25
15.11.2022尽管有欧盟养老金,仍可获得建筑融资43
30.03.2021购房、翻新和扩建的融资16
14.04.2021带单户家庭的多代同堂新建房屋——融资是否现实?17
17.04.2023高龄是否可实现100%融资?18
01.02.2024新建独栋住宅的融资可行吗?146
25.03.2023买房融资有可能吗?大概不行!787
09.02.2025公寓平面图变动及扩建18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