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行为的解释

  • Erstellt am 2021-01-12 20:56:45

Pinkiponk

2021-01-31 10:13:02
  • #1

我们去年出售了我们的房子,大家可能都知道。对我们来说,“买家”的理由挺有趣的,因为银行给我们的房子估价大概在36万到42万之间。部分买家甚至没有最新的维修信息和文件,就去银行询问贷款了。最后房子是卖给了一个能从银行获得全额贷款的人。

--> 这或许是对潜在买家或者正在谈判中的买家有用的信息:
——————————————————————————————————————————————————————————————
买我们房子的人出示了他融资银行的一封信,表示他在未来几年必须预留购买价x%的金额用于维修/翻新。说实话,这让我们挺震惊的。我们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信,也都觉得很不一样,因为和买家自己说“我以后几十年还要改这改那”相比,银行用正式信头写明必须预留一定金额来维修,显得更可信。即使这信可能是“假”的,也比买家光是在那儿抱怨跟做梦投资要花多少听着靠谱得多。
后来我们给银行的客户经理看了这信,他也说他从没见过这种信,也不会开这样的信,但这确实给我们留下了不一样的印象。

我也不理解融资环节里,至少5个买家说他们被银行拒绝贷款,因为女性买家目前正在休育儿假。尽管这些女性里有几位是公务员。我也在论坛看过,有说育儿假对一些银行来说是“否决条件”,但我不理解,因为我以为育儿津贴是一种稳定收入,就像社保局帮着缴房租一样。
 

Winniefred

2021-01-31 10:54:56
  • #2
如果是真正的融资承诺,我会觉得有些过头了。对于意向人和银行来说,这是一大堆工作,而且也会花时间。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一个连进去都没进去过的房子?不,我觉得这样太过分了。一份银行愿意提供金额X的书面证明,好的,我可以接受。
 

Jean-Marc

2021-01-31 11:11:30
  • #3


这肯定也是意思所在。
我能理解作为卖家在大量询问中试图筛选出那些财务估计过高或计算不准确的买家的做法。
不过我也看到买家这边有风险,如果他们提前出示了确认未议价的报价价格也可以接受的证明,之后在价格谈判中可用的空间可能会减少。
 

WilderSueden

2021-01-31 11:36:08
  • #4
没有买家被强迫以某个价格购买房子。对于买家来说,以“我真的负担不起更高价格”为理由进行的谈判风险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问题主要在于卖家,因为他确实计算了房子的价格在400多千欧元,并且已经将这笔钱固定安排用于新自住房……
 

Jean-Marc

2021-01-31 12:32:39
  • #5


问题在于,卖方将此类确认视为其价格预期完全正确的证据。且他越多收到此类确认,就越认为价格已定。然而,这些确认过于粗略,没有考虑到房屋内部可能存在的投资需求,这些需求通常买家在第二次看房后才能明确数字。卖方在提交确认后的价格上再作调整,可能会变得困难。
 

WilderSueden

2021-01-31 12:56:53
  • #6
但是一封“我们相信我们将为穆勒先生融资50万欧元”这样的信件并没有说明具体的项目。而且我也很难想象仅仅为了一次看房会有正式的确认。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