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与总承包商的费用可比性

  • Erstellt am 2021-03-04 16:57:35

askforafriend

2021-03-07 11:08:32
  • #1


这是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希望建筑师能为我们设计出一些巧妙的方案。总承包商说,我们可以把标准房型做得更短/更长/更宽,完全没有问题——但对于如何巧妙地安排我们在房子里的空间需求,这个回答实际上并不令人满意 :)
 

Nida35a

2021-03-07 11:21:50
  • #2
如果带着100,000欧元的类型房升级,情况就不对了,
那么总包商应直接根据需求提供不带类型房的房子。
在这100,000欧元的升级中,大部分直接留在了类型房总包商手中,
仅仅是因为计算器上的减号键卡住了。
 

11ant

2021-03-07 12:32:10
  • #3

最重要的(莱茵比较级,抱歉啦)还是指,避免使用屋顶结构如角度、飘窗、船长山墙等等的额外造价。

这是胡说。只有在增加长度(沿屋脊方向)并且尽可能只涉及一两个楼板区段时才成立。

但如果您能理解这段话,它其实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回答,意思是:“如果您对在相同布局下稍微大一点的空间不满足,那至少这个样板房就是错误的基础”(顺便说一下,其他屋顶形状也是如此)。
 

Yaso2.0

2021-03-08 12:40:18
  • #4


我们也是这么看的,作为多年的读者,并且经历了几次“我们要建房子,不,算了,哦不,还是多户住宅,哦还是不要,啊,我们还是建吧”的过程,我在这里仍然收获了很多信息。包括所谓的缓冲,使人能够临时做出某些决定,而不会给预算带来巨大漏洞。



是的,绝对如此!每一个和我们讨论过这件事的人,比如问我们是否计划了这个或那个,都会补充说“人毕竟也只建一次房子”。不过我个人其实只认识还没建过房子或者是第一次建房的人 :)



我很高兴你们能做到这样,或者说你们之前已经为许多费用做了确定和调查。

一开始这些大数字让我们很担心等等,后来我们接受了总承包商的标准(就像我们看过的朋友们,他们也选择了总承包商建房)。但仔细考虑后,我们发现其实想要有所不同。

我只能重复一遍,我们基本上是把缓冲也规划进去了,所以我们的财务状况没有变化。
 

11ant

2021-03-08 13:35:19
  • #5

我五十出头,当然我明天也可能死去——但如果不是,那么“遗传性疾病”让我预计还要“住”四十年。建房的乐趣很好,但从经济角度看,目前对我而言做租户更合适。也就是说,尽管我现在还没急着建房,但我很可能——因为没人会希望自己最糟糕的敌人停滞发展四十年——还会建两次房。仔细观察老年人居住趋势会发现,紧抓战间出生的那一代最好的住房,并不惜一切代价住到死的情况是一种特殊现象,而连在阿登纳时代出生的人们趋势都不同了。因此,如果科尔时代出生的建房者仍然把“建房只有一次”当成永远有效的真理,那就是在对“万物流变”这一认识视而不见。如果他们都和我打赌,我的退休金早就稳当了——而且丰厚无比 :)
今天40岁以下且有就业依赖的人,单单因为工作关系,就至少会面临一次决定:是在自己现在偏僻地方的房子附近失业或领取补贴,还是每天花一个半小时通勤到匹配职业资格的新工作,或者搬到这个新工作地点。房产就是不动产,正如其名。能负担得起不动的人,要么从事不受地域限制的工作,要么已经退休,或者是有私人财产者。

是时候愉快地埋葬“建房只有一次”的过时观念了,不要把它当作安全感的信仰来哀悼,而应认识到它也是一种魔鬼:建房者就像兔子对蛇那样害怕,把“只建一次”解读为“错失唯一机会=灭亡判决”,因此担心选错砖面颜色而自我折磨。朋友们,放轻松点!这不过是一栋房子,而且还能换。
 

askforafriend

2021-03-10 18:27:24
  • #6
简短更新:我们与首选建筑师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谈话,并将在本周末前收到包括报价的成本估算。感觉上和咨询层面都远远高于总承包商顾问的水平。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