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里混淆了两件事情。首先是决定是否购买该资产房屋。它有6.8%的固定收益,价格为300,000。
与此完全无关的是该资产的融资。这是第二个财务决策,其本身可以有正的或负的净现值。也就是说,我支付2%的利息以获得6.8%的固定收益。那么,我该怎么做呢?嗯……
根据计算,维修费用你可以在10-15年间基本省掉。前5年都有质量保证,之后按照理论来说是每平方米每年约2.50至3.00欧元。面积是125平方米吗?对应每年大约350欧元。[ /QUOTE]
抱歉,这从头到尾都是错误的。
唯一合理的比较计算已经由 本人在第70楼做出。我的批评点在于,只有在你打算卖房子的情况下才可以这样计算。而且选择的出售时间点我觉得也很武断,因为它在以下时间点的前面:
[QUOTE="Musketier, post: 303775, member: 10033"]那么45000欧元(1欧元/平方米x125平方米x12月x30年)在考虑通胀后30年后还能值多少钱呢?
如果你在30年后可能需要修理屋顶、浴室、电路、暖气等,据我看你可不够用。
你误解了所有这些资本投入。维修储备金的计算同样有误。
购房真正的省钱点很简单可见。是从最后一期还款【开始】的租金节省。直到那时,你都一直在积累资产并支付利息。资产的回报率【直到那时】都投入到资产积累中。
每年百分比的节省不是来自300,000欧元的直接支付,而是来自300,000欧元加上所有利息和直到那时累积的全部维修费用。同时还会因你错误计算的维修储备金而进一步减少,正如之前正确指出的,即使是保守的储备金,在首次真正的大修时也不够。
与股票的最大不同是,你在利用租金节省来偿还贷款积累资产的——比如说【十五】年内——不会产生复利效应,而股票账户则从第一欧元第一天起就产生复利。这影响到贷款偿还时间(本例中为15年,已经很短),你需要把这部分差异额外计算进去。但你没有。
如果你认真比较房产和股票,理应参考投入自有资金的收益率,而是看资产总价值的收益率。实际上就是说:房产增值越大,你能够用来比较的收益率就越小!(这也说明,当房价真的涨得好时,卖房搬入适老租房也可能最终很吸引人)。
基于以上论点,可以合理推断你在做一种美化计算。
在此把事项语义上分开,是因为符合会计处理的需要,但这并不改变数字背后的实际情况。出于这些理由,我认为你的帖子在事实层面上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