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图纸中的居住面积比设计(GU)少约8平方米。

  • Erstellt am 2025-04-16 11:23:10

In der Ruine

2025-04-16 17:03:15
  • #1
我想站在“受害者”那边。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责怪他。他找了总承包商,要建一栋KFW40标准的房子,而且房子要这么大,有这么多的居住面积。显然,是草图绘制者疏忽了。这种事会发生。但是最迟正确的绘图员应该有所警觉,应该和客户沟通清楚。比如说“这样做 unfortunately 不可行,但我们有以下几种方案”。把完成的图纸直接扔给他而不加任何评论,我觉得这不是绅士的做法。
 

11ant

2025-04-16 17:12:59
  • #2
不只是你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建筑绘图员也不是。因此,他可能还没有注意到彩色草图中加气混凝土砌块和EH40之间的冲突。用规格为175的加气混凝土砌体外壳,是不可能达到EH40所要求的U值的。所以建筑绘图员可能选用了规格为240的加气混凝土砌体,因此整体墙体厚度相应增加。你完全可以将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于内墙,并用多孔混凝土用于外墙,这样整体墙体厚度的增加就可以被抵消。Viebrockhaus 标配EH40,整体墙体厚度44厘米,其中多孔混凝土结构墙体厚度为15厘米。不过这将是超出标准系统的总墙体厚度,差异部分应在室内一侧专业平衡。你可以说出修改前所计划的具体墙体结构。 贴主不是“受害者”,而是这个容易解决的问题的制造者。不能仅仅用一个隔热性能糟糕的砌块替换,而不考虑后果(建筑绘图员通常无法全面掌握)。 正如贴主后面(第16楼)承认的,这情况其实也没有一下子当头棒喝。
 

Arauki11

2025-04-16 17:27:16
  • #3
最终情况就是现在这样,我们最好假设没有一方有任何不诚信甚至恶意的意图;很多时候,这实际上是多种因素混合,或是彼此对对方的期望不同。只要总承包商(GU)可靠,业主(TE)已经拥有了一个并非所有业主都有的优势,这个问题通过对话一定能够解决。我遇到过一些在KfW话题上不太熟练的总承包商;我的总包甚至还是能源顾问,但在KfW40时他也认输了,因为他的软件做不到。幸运的是,我后来在较远的地方找到了一个非常有能力的能源顾问,这类专家也很少见。我更想问的是,目前或已修正的平面图是否真的就按这样施工,还是说讨论仅限于“误会”这个话题。如果业主愿意讨论平面图,应该从零开始,做问卷并查看图纸。否则像现在这样,只能在帖子中到处寻找信息。我觉得KfW40的保温标准是好的,至于用什么方法实现,对我来说无所谓,因为两边都会覆上一些东西。
 

K a t j a

2025-04-16 17:28:34
  • #4

这简直是胡说。如果KfW 40明确说明了,那么发帖人我认为100%有理。要是家具已经选好了怎么办?关键当然是合同里的内容。你具体买的是什么?如果合同上写的是带有x平方米居住面积的房子,那么总承包商不能随便缩小这面积。
 

ITSM2025

2025-04-16 17:28:54
  • #5


我想你可能理解错了。起初计划的是一个KfW 40标准的房子。为此,我给出了卡尔克砂石17.5 + 保温层 + 11.5砖面层的要求。正如现在所确认的(总承包方的最后一封邮件),草图中采用的保温层宽度是13.5。这层保温被计划增加了6.5厘米厚度,导致仍为17.5规格的卡尔克砂石墙体向内移动。我希望我这次表述得更清楚了一些。这会改变你的看法吗?
 

11ant

2025-04-16 18:04:15
  • #6
通常情况下,超出原先设计的外部尺寸范围是更加严峻的问题。一个房间如果窄了6.5厘米就无法使用的话,那就是设计失误。 取中间层13.5厘米的做法是符合系统规范的,通常会预留12厘米保温层厚度加上“fingerspalt”(空气缝)。总承包商的标准大概是基于多孔砖或多孔混凝土的结构墙壳。由于加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明显较差,而12厘米的保温层厚度有限,不能通过更高效的保温材料来弥补,所以出现了问题(但这个问题只有在热需求计算时才会明显)。因此必须把某一层的厚度增加——这里专业地通过将中间层设计成20厘米来实现,这在这里只是一个量级跳跃。我已经正确理解你的意思了,我的意见因此保持不变:放弃使用加气混凝土,改用多孔混凝土,这应该能解决导热系数的问题。加气混凝土在这里对你只有一个缺点。如果你想保留益处(隔音效果),那几乎只能用在内墙,而外墙的材料不受影响。但是一个关注这个话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读者,应该早已熟悉我今天在本讨论串里写的所有内容,这些都是经典话题。
 

类似主题
25.02.2013加气混凝土还是Poroton还是砂灰石?10
05.08.2014新建独栋住宅 (KFW70) / 加气混凝土与砂灰石 / 选用哪种?71
15.12.2019加气混凝土外墙与节能条例13
12.08.2015超过新建标准的隔热是否值得?34
13.03.2016如何从KfW55升级到KfW40+?23
03.07.2016窗户的U值 - 差异15
25.06.2016室内墙体的U值有多重要?12
27.03.201724厘米Ytong + 保温层或36.5厘米Ytong63
13.04.2017窗户的传热系数(U值):1.3 - 升级是否值得?16
04.08.2017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内墙采用钙硅酸盐砖 - 是还是不是?11
02.12.2017顶层楼板的保温17
07.05.2020外墙的U值为0.26——这样可以吗?13
29.12.2020实践中无额外保温的Y-Tong与混凝土比较(取暖成本)38
01.07.2019KFW 55 - 地板板下的隔热37
08.05.2019气泡混凝土或砂灰石配聚苯乙烯外墙保温系统(WDVS)29
02.02.2020地板板下的隔热——有意义吗?经验39
03.09.2019无法达到KFW40(plus)标准的多户住宅40
13.12.2019加气混凝土 42.5 λ 0.08 或 0.0932
26.03.2022什么更明智:热泵还是绝缘?33
31.05.2023环梁 - 5厘米U型壳保温10

Oben